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汽车关税触底 本土企业如何求生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 00:44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谢涛

  7月1日起,我国根据加入WTO的关税减让承诺,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至此,我国加入WTO承诺的汽车及其零部件降税承诺履行完毕。

  降税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是巨大的。2000年,加入WTO消息发布时,沪深股市汽车
类股票大都被巨大的抛盘死死地钉在跌停板上。现在,我国汽车关税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在关税下调到位之后,我国的汽车业如何求生存?

  近年来,进口关税的逐渐降低是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动力之一。其中,关税降幅最大的2002年(降幅为30%-60%),汽车市场出现了“井喷行情”。但经历了6年的过渡之后,我国汽车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大为提高。目前,进口车关税对消费者的心理作用远大于对车市的实质影响。

  就拿对税率最为敏感的

进口车市场来说,据测算此次关税下降了3%,终端销售价格下降幅度仅在2%左右,这对于购买者而言吸引力显然不大。业内人士认为,今后进口关税对进口车价格的影响将让位于
汇率
的变化及市场的波动。

  此外,虽然零部件成本的降低对于一些合资国产车来说是个利好,但由于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惨烈,这点儿“利好”早已被透支。

  其实,对于汽车关税调整到位,更值得关注的应是它对我国汽车工业宏观层面的影响。比如,关税降到底之后我国的本土汽车产业是否还需要保护,怎样保护?

  目前,我国的本土汽车产业虽然进步不小,但与国际巨头们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汽车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在关税的保护作用不断降低的同时,自主企业能否承受得了外来冲击一直为业界所担忧。为此,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口车落地完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构成整车特征零部件管理办法、新汽车消费税等等,试图从各个方面对本土产业起到保护作用。

  一些业内人士猜测,为了国家的经济安全,有关部门可能会采取措施限制外资的大举进入。比如,不再核发新的汽车合资企业执照,实施内外资企业“两税合一”等。但这些年,世界汽车巨头已摸清了我国政策的制定“手法”,纷纷加强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设置一些非关税壁垒能产生多少作用让人存疑。

  人们普遍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企业最大的软肋在于自主研发能力。要使汽车业在真正脱离政府保护的情况下做大做强,只有切切实实地进行技术创新。大力支持汽车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增强产品的核心

竞争力,才是政府部门的应尽职责。

  财富观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