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审计报告的“风向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 20:40 金融投资报

  先是在省计委工作,后来是省发改委,虽然牌子换了,但公务员老冯每年到了六月,还是会有些紧张:1999年6月26日,走马上任审计长不到一年的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了《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后,一场被誉为“风暴”的审计开始影响很多人的生活。老冯也关心自己工作的单位会不会出现在被批评的名单里,“被审计出问题总是脸上无光”。

  而今年刚发布的《审计报告》,却有了一副新面孔:报告中难以看到有违规行为的具体部委名字,没有了往年的大面积“曝光点名”,取而代之的是宏观的共性的表述;李金华1.5万余字的审计报告中,有近半篇幅用于揭露问题、提出建议。

  显然,对媒体一再表示“我得罪的99%是好人”的审计长李金华,不再“刮风暴”的温柔后面,却多了一点另类坚定。而审计署法制司司长王秀明更在《新闻会客厅》里说,我们不再只图过把瘾 。

  审计不再刮“风暴”意味什么?

  事实证明上,近年来掀起的一年一度所谓的“审计风暴”,很多不过只是上一年的“复制”,特别是近年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教育系统审计出来的问题,是“老病未去,新病又生”,这实际上只能意味着,尽管我们肯定审计的监督作用与发现功能,但现实也说明,审计机构本身在“监督发现”与“纠错惩罚”的实践中,还未能真正的强硬起来。

  既然“风暴”解决不了角落里的问题,比形式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以后解决的办法和结果。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委员贺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常委们的角度看,对审计署今年的报告是满意的。我们认为这份报告从内容到力度,一点不比往年差。”贺铿透露,在审计署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报告里,其实列出了详细注释,对所有存在问题的部委都一一点了名的,但最终对公众披露的报告,则是隐去了具体部委名字的版本。

  与审计长李金华公开表示的,审计署会坚持“审出谁,公布谁”的态度相比。国家审计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说出了审计署的苦衷,“其实,以前报告中点出的例子只占整个审出的问题的很小一部分。点谁?不点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标准,过去写报告的时候,我们是按照我们认为性质比较严重、数额比较大的、典型的,就举个例子,但是并不科学。”

  贺铿的表态更代表人大在对经济领域的理性“宏观干涉”:贺铿对记者说,“审计报告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点不点名不是关键,有没有轰动效应不是重点,随着每年审出问题、解决问题,审计署审出的问题会越来越少,风暴味道越来越淡,这才是合理的。”

  “事前预警”能否取代“秋后算帐”?

  在前几年的审计报告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巨无霸”式的违法违规典型,随便拿出一个,都能对国民经济、对百姓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只是,每年刮的“审计风暴”难免摆脱不了“事后诸葛亮”的遗憾。

  虽然见仁见智,但今年的“审计风格”也许是将“遗憾”转为“欣慰”的一个极好的契机。很多信号表明,一向被称为“黑脸包公”的审计部门,正在转变自己角色的路上,走出了关键一步:

  手段一:严厉通告批评地方政府。2003年至2005年6月,87个开发区中有60个违规低价出让土地,少收土地出让金55.65亿元。一些地方甚至在国务院严令下,采取返还土地出让金或者给予财政补贴等手段,变相低价出让土地。有人把这种通告看成是“一种警告”,是警示地方政府的“新管道”。

  手段二:国资审计,关注“被遗忘的角落”。和大量的质量审计相比,国资、国企、国有资产流失、垄断企业福利腐败等舆论比较关注的国资领域问题,开始一年比一年以更大的份额进入审计的“视线”,这也说明,一直顶着“国资看门人”头衔的审计,正在更接近自己的本色表演。

  手段三:建议政府“削权”。一直在“众目睽睽”下的

国家发改委,在此次审计报告以后,要细想想“事无巨细”的后果了。因为一直以来存在的审批制,让饱受垢病的“跑部钱进”有了生存的理由。审计报告提出了疑问:“重要的部门为何热衷审批?因为资金背后是利益。问题在于,审批制向来难以规避权力寻租,而当部门利益超越于国家利益时,投资效益如何自不用说。”所以,审计报告建议:各权力部门自我“瘦身”。

  审计重心或向民生倾斜?

  公布了审计报告不久,对应社会上众多关注的声音,审计署发布消息说,今年要把重点放在加大效益审计力度上,“不仅要关注纳税人的钱花得对不对,更要关注花得值不值。”

  这应当是被肯定的。审计,这个拥有“裁量话语权”的部门,正在将目光更多的投向芸芸众生,这是否表明,审计部门还在努力成为“公共利益代言人”?

  让我们看看哪些老百姓关注度高的项目列入了审计署审计的目录:

  高等教育教材价格有没有问题?

  

卫生部
艾滋病
防治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怎样?

  故宫博物院古建年维修工程专项资金花得值不值?

  天然林保护资金审计有没有被挪用?

  三峡库区移民和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安全吗?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钱是否花在点子上?

  哪些收费公路违规超期收费……

  不管谁来当“看门狗”,公众都有理由要求这些被审计出来的问题被纠正整改,对相关责任主体惩罚和问责。因为百姓心里有杆秤:要消除屡查屡犯的“审丑疲劳”,审计署和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本报记者 华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