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丧钟为跨行查询收费而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云力

  7月4日,上海市民邓维捷就跨行查询收费一事诉至法院,同时列为被告的有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7月6日)。在人大代表紧急建议后,公民的诉讼为跨行查询收费套上了第二条绳索。

  近3年来,我国银行收费项目已经新增20余项。也许是过去的收费项目来得太容易了,得到的实惠太可观了,银行正在实施更加雄心勃勃的收费计划。据银行人士透露,商业银行可以收费的项 目达约100项,收费高潮还在后头。倘若没有外部压力,收费成瘾的银行将背对着消费者走向“不归路”。

  然而,无休止的收费项目终于引起公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9989名参与调查的人中,95.8%的公众认为跨行查询收费“不合理”。跨行查询收费遭到了公众前所未有的抵制,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阻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

人大代表。二是公民的诉讼。而这两个阻力,任何一个都可能为跨行查询收费敲响丧钟。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黄细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紧急建议———暂时叫停

银行卡ATM跨行查询收费,正在产生效果。据《中国商报》7月5日披露,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国家审计署三部委已考虑暂停银行收取查询费。如果银行此项收费被叫停的话,那么银行正在酝酿的100余项收费也将难以顺利推出。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民邓维捷诉至法院,会成为终结跨行查询收费的最后一根有力的稻草吗?我相信会的。银行和持卡人是合同关系。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在事先没有约定的情况下,银行单方面宣布收取跨行查询收费,本身就涉嫌违反合同法。而且,各银行收费的依据是银联下发的《关于做好跨行查询交易收费准备事宜的函》,银联的“函”能作为开设收费项目的依据吗?

  邓维捷的诉讼就依据了这一条理由。她表示:在办卡时,建设银行就宣称跨行查询和本行查询均为免费,建行从未告知或者提醒过她在将来有可能要收取银行卡跨行查询费,在银行卡章程和办卡合约上也都没提及将会收费。现四被告在未通知她又未与她协商并经其同意的情况下,突然擅自对原告收取跨行查询手续费,显然违约。

  在服务不提高的情况下,在外资银行磨刀霍霍、随时准备蚕食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国内银行收费成瘾,不断将手伸向消费者的口袋,无疑是一种自宫行为———没有一个银行的发展可以不依靠稳定的客户群,盲目收费是在帮外资银行的忙。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大代表通过呼吁、公民通过诉讼终结跨行查询收费,乃是对国内银行形象和信誉的一种救赎。

  现在,银行最需要做的,是通过改变营销方式、增加金融产品、提高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来获取更多的收益,而不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顶着公众的愤怒情绪“火中取栗”。一旦赶跑了客户,将来花多少钱才能让他们返回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