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中粮财务公司提高向*ST屯河贷款利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中粮财务公司提高向*ST屯河贷款利率

  本报记者 曹腾

  *ST屯河(资讯 行情 论坛)(600737)今日公告称,中粮财务公司对公司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的138950万元贷款实行利率上浮,幅度为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30%。

  *ST屯河曾于2006年5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向中粮集团下属的中
粮财务公司申请借款的议案》,根据决议,*ST屯河将向中粮财务公司申请贷款,按照不高于在当地银行贷款的利率支付利息。而据*ST屯河和中粮财务于近日签署的《补充协议》,中粮财务将对138950万元贷款实行利率上浮,上浮幅度为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30%。公告同时表示,*ST屯河在向银行贷款时利率上浮的幅度曾达到基准利率的70%。

  此外,根据约定,*ST屯河需向中粮财务提供资产抵押,但是由于公司资产被司法冻结,没有资产可提供抵押,因此中粮集团就上述贷款为公司向中粮财务提供了保证担保,中粮集团现要求公司对该笔贷款每年支付担保费1389.5万元。

  公告还表示,由于公司全部资产被司法查封冻结,又无中粮集团以外的其它单位愿意为公司提供担保,因此,实际上公司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无论利率上浮多少,现在均无任何银行可以为公司提供贷款。

  作为*ST屯河的实际控制人,中粮集团在*ST屯河尚未走出困境的情况下提高贷款利率,的确耐人寻味。*ST屯河董事长、中粮集团总经济师郑弘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去年6月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来,*ST屯河的股权过户至今没有进展,中粮不能再当“活雷锋”,不能再以低息向*ST屯河提供贷款支持。

  但有分析人士认为,中粮此举不在多收几分利息,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希望压低德隆债权银行的要价,尽快解除股权的查封、冻结和质押,实现股权过户。

  资料显示,中粮集团于2005年6月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德隆系四家公司签署协议,拟受让德隆系四家企业合计持有的*ST屯河37.2%的股权;同年8月,中粮又与八钢集团签署协议,拟受让其持有的*ST屯河7.59%的股权(此股权至今也未办理过户)。转让完成后,中粮集团将以44.79%的持股比例成为*ST屯河第一大股东。

  但一年时间过去了,股权转让并未取得任何进展,而根据*ST屯河7月3日发布的公告,德隆系四家公司持有的股权全部被法院继续查封、冻结,其中三家股东的股权还全部质押在债权银行。

  与此同时,*ST屯河的债务重组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粮方面分三次向*ST屯河提供贷款,共计138950万元,截至6月14日,*ST屯河已按照《债务重组协议》,偿还了经减免后的全部债务。而如果算上6个多亿的经营性资金支持,中粮在*ST屯河身上的投入已超过20亿元。

  不过,身无一股和巨额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令中粮目前的处境有点尴尬。*ST屯河股权过户前景到底如何?郑弘波表示,目前还看不到过户的可能。他同时表示,按照中粮与华融签署的协议,整理股权、完成过户是华融方面的责任,而股权至今没能完成过户,华融已经违反当初协议,中粮方面可以起诉华融,要求退还股权转让款。不过,作为股权协议的签署方之一,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债权银行之所以不愿解除质押,主要还是价格问题。按照转让协议,*ST屯河的股权作价只有0.51元/股,但经过债务和资产重组,公司一季度的每股净资产已达到0.85元,其二级市场价格则更不可同日而语,不排除一些银行有提高转让价格的要求。

  法律和程序方面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障碍。有知情人士表示,个别债权银行甚至认为,华融撇开债权银行处置*ST屯河股权是违法的。

  从近期表态以及此次提高贷款利率看,中粮方面似乎在淡化自己作为潜在大股东的角色,那么,中粮如果撤出*ST屯河,其前期投入是否将成为沉没成本,从而遭受重大损失呢?对此,郑弘波表示,如果股权不能过户,相关的一揽子债务重组协议也将失效。届时,*ST屯河的债务将不能减免,从而回到资不抵债的状态,*ST屯河的债权银行只能通过拍卖资产来抵偿债务。

  郑弘波同时表示,中粮提供给*ST屯河用于偿债的14亿贷款,也是以股权过户为前提的,如果过户不能完成,中粮将向债权银行索还贷款。此外,还可通过拍卖*ST屯河的资产来抵偿部分债务,当然,具体数额还需根据司法裁决的偿还顺序确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