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新交易规则实施 引领市场进入新创富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11:4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银河证券深圳总部研究中心张建军

  期待已久的沪深证券交易所新《交易规则》今日起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新《交易规则》由两个交易所分别制定,体现了两个交易所上市证券交易的特点、方式等存在的差异性,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新《交易规则》的实施,将对市场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规则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本次沪深交易所在一些主要的交易方式、交易手段上作出重大修改,是适应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深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上交所推出上证50ETF等创新产品后,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交易规则》部分内容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新规则对旧规则中不合时宜的部分条款作了修订,同时在交易机制、订单模式、信息披露、涨跌幅制度、股票停复牌等方面均进行了修改,并为产品创新、做空机制、新交易模式、融资渠道等领域预留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扩张,金融市场国际化趋势的日益逼近,旧《交易规则》与新产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两所适时推出新《交易规则》,正是承接股改收尾和开创全流通新时代的承前启后之举。

  在新《交易规则》中,上交所在10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深交所则在5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突出改善了在集合竞价申报、买卖申报、无涨跌幅限制品种涨跌幅比例限制等日常交易最常用的技术细节,健全了投资者关心的交易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完善了停复牌、临时停市和异常波动停牌、异常交易监管等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措施。

  特别令市场感到振奋的是,新《交易规则》中在做空机制、融资融券方面预留了想象空间。在国际市场上流行多年、对活跃市场起极大促进作用的做空机制及融资融券由于其管理难度高和风险放大效应,在我国证券市场中虽经多方大力推动却一直进展缓慢。随着股改进入收官阶段,新老划断步入全流通时代,顺应金融业全面开放的稳步推进,相关配套政策的推出已刻不容缓。新《交易规则》的适时实施,突显管理层发展资本市场决心,驾驭、管理资本市场的能力和信心。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20世纪末牛市和21世纪熊市的洗礼,在较短的时间内走过了西方主要国家股市相似的历程,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国际化,新修订的《证券法》、《公司法》奠定了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基础,新《交易规则》的修订则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新规则带来新机会

  新《交易规则》不但为股市长远发展战略铺路,也为实时交易提供丰富的手段。

  对于中小散户而言,新交易制度在信息披露、维护公平交易等方面细化了条款,可操作性明显增强,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落到了实处。而新增加的一些交易手段,如先期执行的两种市价申报模式,对于资金量不大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比较容易实现最优价格全额成交。对无涨跌幅限制品种规定了集合竞价申报、连续竞价申报的涨跌幅限制则在规则上控制了风险。

  对于大户、机构而言,新交易规则除了丰富交易手段之外,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交易机会。如市价委托的五种申报方式,在ETF瞬间套利行为中的可操作性更强,能产生更多的交易机会;而在涨跌停板线附近和无涨跌幅限制品种上的操作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交易手段,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利润或控制风险。

  事实上,新《交易规则》最令市场期待的还是产品创新、做空机制和融资融券等新政。一旦这些措施全面推出,将使市场交易行为产生深刻的变化:产品创新可以不断丰富交易品种和增加交易机会,做空机制将彻底改变只有上涨才能赢利的单边模式,融资融券则是活跃交易、扩张市场的有效手段。股改基本完成,新股恢复发行,市场资金、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相适应的交易规则。全流通时代的来临,国家核心产业的大型企业陆续加盟,将使中国股市再次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因此,无论是市场发展进程还是在技术准备上,推出这些措施的条件都已趋于成熟。

  新规则的推出不但在现实上起到活跃市场、增加交易机会的作用,而且由于本次规则的修订带有突破性,将会新的催生新的投资理念和机会;我们认为,若T+0回转交易、做市商制度、做空机制和融资融券等制度逐渐实施,市场的赢利模式将会出现较大的改变,投资者也要因应市场变化,转换观念,抓住新规则带来的新机会。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到现阶段,在国内、国际金融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全球资本过剩、资金流动性泛滥的大环境下,面临着极佳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一年多以来的股改已经让中国股市逐步摆脱沉重的枷锁,振翅欲飞。股市持续升温,大量资金涌入,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交易制度不健全、交易方式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新《证券法》、新《公司法》实施后,新《交易规则》的推出正当其时,将有力地推动证券市场走上新的台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