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试点企业弃守三板另谋IPO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 13:15 中国经营报

  作者:朱昆锋

  似乎只是一步之遥,却一直难以跨越。

  “三板”(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繁荣与振兴,这个近乎冷僻的话题,一如“三板”的交投,虽然偶尔有人想起,却迟迟未见实质性进展。业界的热切期盼一次次
被失望取代。

  “我们是有点儿等不及了,公司业务目前面临比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三板’转‘主板’的通道什么时候能打通?现在还没有时间表。”世纪瑞尔(430001)证券事务代表朱江滨告诉记者,6月30日,世纪瑞尔年度股东大会通过提案审议,公司拟申请公开发行A股(IPO)并在深交所上市。

  “转板”遥遥无期

  “我们申报IPO走的是正常的程序,至于会不会因为在‘三板’挂牌而享受到特权或优惠,我们当然希望会有政策支持,但现在还不好说。”朱江滨告诉记者。

  自今年1月23日作为高科技试点企业在“三板”挂牌以来,世纪瑞尔几个月以来总成交量仅100多万股,交投清淡、流动性极低。而在世纪瑞尔之后挂牌“三板”的另外三家中关村科技企业,交易更加稀疏。

  “三板”的交易清淡,让首批试点的四家企业多少有些迷茫。

  “普通投资者对‘三板’市场的了解不够,交易门槛也比较高,系统还不够完善。”中科软(430002)副总经理张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所有挂牌公司都希望‘三板’能够尽快活跃起来,但这显然需要政策支持。”

  “我们本来也是希望等待‘三板’成熟后能够直接转‘主板’的,但目前政策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具体什么时候能实现转板不能明确。而如果能够顺利融资,可能给公司发展带来飞跃。所以这次申报IPO实际上是希望做两手准备。”朱江滨告诉记者,从财务状况来看,公司各项指标都已经符合IPO要求,其他方面是不是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只能等待方案提交后由发审委评议。

  “三板”何去何从

  世纪瑞尔另起炉灶申报IPO,显然和试点企业最初愿望存在很大落差。

  “世纪瑞尔申请IPO会不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使其他有意进驻‘三板’的企业或科技园区因此打退堂鼓?”国盛

证券分析师王剑发出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除了“转板”绿色通道看起来遥遥无期,“三板”市场犹如鸡肋的原因,更在于挂牌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企业的发展如果不能通过‘三板’市场得到提升,也就没办法增加企业股权的吸引力。”中原证券研究员张冬云说。

  关于“三板”功能和效率的提升,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作出最后决断的时刻。

  近日有消息称,关于“三板”挂牌企业定向增发的规则已经上报

证监会审批。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该规则获准通过,无疑会成为激活“三板”的有力举措。

  一直为定向增发做准备的中科软副总经理张玮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做过定向增发的准备,现在只是按照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要求进行修改,如果相关的规则能及时出来,符合规则就可以直接操作。”

  “‘三板’的成熟还需要一个过程,进入‘三板’的科技园区以及在‘三板’挂牌的试点公司达到一定数量时,相关的激励政策才能提上日程,目前所做的还只能说是前期铺垫工作。”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透露。

  张冬云认为,要增加“三板”的吸引力,可以先批准定向增发启动三板融资功能,随着优质小型科技企业流入“三板”的数量增多,再寻找机会打通“转板”通道,最好能采用存量直接“转板”方式,参照国外的经验,“转板”时只对公司雇员或大股东设置限售条款,而不对其他股东股权限售。

  “目前在‘三板’挂牌的企业,如果上市时不需要排队等候,而是直接放行,也能够较好地提高‘三板’的吸引力。”张冬云认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