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中行A股上市 > 正文
 

中行资本充足率空前富裕 肖钢四招破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 04:3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 恳

  上海报道

  “过剩”的年代,连曾经稀缺的资本充足率也不能免俗。

  6月30日,正在最后冲刺A股上市的中国银行(3398.HK)公布了2005年财务报告——截至去年年底,中行资本充足率为10.42%,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08%。这一数字大大高于银监会规定的8%和4%的标准。

  但是,资本充足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富裕”的资本大大提高了股东和投资者们对中行盈利的憧憬,但宏观调控之手若隐若现,限制了信贷业务的规模扩张。压力由此产生。

  15%,股东目标回报?

  2005年的数据其实有点落后。

  中行行长李礼辉在A股路演中曾称,中行2004年、2005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04%和10.42%,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8%和8.08%,已符合银监会的监管要求。

  连续发行H股和A股之后,中行的资本充足率无疑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6月22日,中行A股发行计划尘埃落定。A股发行数量为649350.6万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3.08元,募集的近200亿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

  根据渤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行A股后中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望提升至13.5%左右,核心资本充足率有望提高至11.2%左右——这将使中行成为A股上市银行中资本充足率最高的银行。

  此数据和中行的估计基本一致。A股路演之时,中行行长助理朱民介绍,中国银行完成A股发行后总体资本充足率估计将上升至13%左右,核心资本充足率将上升至11%左右。

  渤海证券研究员田辉认为,尽管和香港以及美国市场的上市银行14%-15%的充足率比较,中行的数据并不算太高,但是,“按照国内银行的业务模式,中行的资本充足率比较高”。

  这两种模式有着显著的资本需求差异。

  田辉分析,国外银行的中间业务比例较高,消耗资本的信贷业务较少;而国内银行则相反,收入主要来源于需要大量消耗资本的信贷业务。因此,国内上市银行普遍面临资本约束。

  然而,资本充足率过高,并不一定是好事。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计划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士称,在依赖于净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下,过高的资本充足率可能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经营、盈利的压力很大;二是资本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资本浪费。

  田辉说,股东投入资本需要得到相应的回报。越多的资本,就需要越多的利润回报。由此对于上市银行的ROA(总资产回报率)和ROE(净资产回报率)形成较大压力。此前交通银行(3328.HK)董事长蒋超良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也坦言,“资本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交行首席财务官于亚莉就透露,并不是资本越多越好,交行目前正在推行资本管理,引入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之一。其中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提高交行的ROA和ROE。

  交行预算财务部副总经理吴伟说,银行一方面必须满足监管部门规定的资本约束,另外一方面又得为股东创造合适的回报。前者需要资本充足,后者则希望更多的资本处于赚钱的状态,“银行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动态的平衡”。

  实际上,资本对于中行ROA和ROE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中行2005年净利润为315.6亿元,预计2006年实现净利润322.7亿元。

  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按照A股发行不超过200亿元、发行价格3.04元(实际发行价格3.08元)计算,中行(不包括中银香港)2006年预期平均ROA为0.63%(2007年为0.71%),平均ROE为10.9%(2007年为10.4%)。如果加上这两项指标都比较出色的中银香港,中行2006年预期平均ROE将提高至11.7%(2007年为10.8%)——这组数据和国外上市银行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中金的报告,香港市场上市银行的ROE普遍为14%-15%以上,而ROA均超过1%。

  即使和国内上市银行比较,中行也没有太多的优势。

  例如,截至第一季度,交行按季的ROA为0.19%,按季的ROE为3.37%;按照这一数字简单计算,交行2006年度的ROA为0.76%,ROE为13.48%。

  交行一份关于资本管理的材料表明,从国内市场看,无风险的投资就是国债,回报率在4%-5%,加上国际上普遍9%的风险溢价,这样,我国商业银行的ROE必须在15%左右。这就是银行股东要求的回报。

  肖钢的四个对策

  如何提高ROA和ROE,对于中行而言是一大挑战。

  研究人士称,6月份,有券商研究员对中行进行调研之时,就曾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中行表示将通过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等手段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中行的确有这方面先天的优势。

  中金报告称,“(中行)其混业经营模式带来了较高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其中非利息收入占比高达19.3%,“国内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高于一般的股份制银行”。

  2005年中行的非利息收入达到156亿元,占营业利润比重为13.5%,而建行、交行和招行则分别为9.4%、10.1%和12.6%。

  同时,中行的

零售业务比重高,其中个人存款占存款的57.3%,个人贷款占贷款的21.1%,均高于国内的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

  不过,硬币有两面。

  田辉认为,中行的中间业务中,由外汇业务和外汇客户带来的收入占有相当比重。而中行辉煌的外汇业务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中金认为,“(中行)国际业务的竞争优势逐渐削弱,而且面临较大的

汇率风险”。特别是,“在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下,中行外汇贷款和存款的市场份额过去三年显著下降,全球网络的相对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同时,外汇业务也带来较大的汇率风险”。中金估计,“1%的
人民币升值
将带来国内业务净利润5%的下降”。

  不仅如此,即使在传统业务方面,中行也小心翼翼地回避着信贷规模增长话题。这正是国内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中行的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86%左右。

  但是,过去两年,受准备上市以及中行谨慎的“惜贷”策略影响,尽管中行各项存款近两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但是贷款同比增长较慢。有券商研究员称,即使是“流动性泛滥”的今年上半年,中行的信贷增加也相当有限。

  多位券商的研究员称,上市融资可能意味着中行盈利提速的开始。但是预计上市融资后,近2年中行的放贷规模将会加速扩张,预计贷款规模将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率。

  不过,信贷的增长却可能遭遇调控的压力。尽管中行目前不在央行定点调控的银行之列,但是如果中行信贷增长较快,调控很可能随之而来。这显然也是中行慎言信贷增长的原因之一。

  毕博管理咨询公司一人士认为,中行可能利用手上充裕的资金展开多项并购,通过并购扩张市场版图,并提高收入。

  这并不乏先例。中国人寿(2628.HK)、交通银行上市之后,都先后通过并购、合资、新设等形式切入其他金融行业,规划混业的版图。

  不过,这一说法未能获得中行新闻发言人的确认。

  但A股路演时中行董事长肖钢的一番说法,已经勾画了中行提高ROE的整体框架:第一是“保持强劲有序的贷款增长,增加交叉销售”;第二是“通过前瞻性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扩大息差”;第三是“保持非利息收入的领先优势”;第四是“继续控制信贷成本和运营成本”。

  不过,资本管理的内容并不限于提高ROA和ROE。交行预算财务部副总经理吴伟称,除了提高收益之外,交行还实施了经济资本管理,优化资本结构和资本回报;同时调整信贷结构,以及进行基本监控,跟踪研究资本的补充机制;并利用资本较为充裕的有利条件,拓展经营范围,开展综合化经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