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人超国民待遇能维持多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4:3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林风 从目前各家投行给保荐人的薪酬待遇看,为了这个资格证,投行下足了本钱。待遇向公司中层干部看齐,光是保底收入这一部分就与普通投行员工拉开了一倍多的差距,无怪乎业内将保荐人划归“行业贵族”一类。
根据招商投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招商证券保荐人仅签字费的总支出就达到了500万元,而整个投行一年的人力资源费用不过2000万元。小投行为了保住保荐机构资格,所支付的等于甚至超过行规的保底收入已成为一笔不小的负担,虽然只要有业务就可以弥补成本,但有时开展业务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么,保荐人这种“超国民”待遇还能维持多久呢? 尚存争议 针对目前保荐人的薪酬结构,业内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的,保荐人需要对上市公司融资项目尽职调查与独立判断,持续督导职责也很大,因此获得相应的报酬无可厚非。另外一种观点是,个人的力量和作用其实非常有限,如果上市公司真的出现问题,保荐人是否能真的承受后果,以及如何来负责都值得商榷。在投行机构和保荐人的职责划分中,前者对风险防范的职责要远远高于后者。 2004年引进中国证券市场的保荐人制度主要借鉴香港的做法,但在法律义务上,香港注重强调保荐主体即保荐机构的责任,香港证监会提出关于保荐人须购买责任保险以便在出事时补偿受损投资者的动议,其原因就是对保荐人的保证责任缺乏信心,而将更多的权责放到保荐机构身上。 某规模中等偏上的券商投行负责人介绍,他们更注重投行团队的作用,毕竟不管是寻找项目,还是运作项目,靠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投行工作需要团队来完成。保荐人的资格虽然重要,但他和团队的合作更为关键。目前他们正准备“请”走一位与公司理念不太相符的保荐人。 稀缺逐步缓解 从当前准保荐人规模,以及融资开闸的有利外部条件看,保荐人注册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发目前有35个保荐人,到年底将达到60多人。受益于股市融资开闸的国信证券新晋保荐人杨建伟介绍,国信的准保荐人还有十多人。 从市场统计数据看,三次保荐人资格考试产生的后备资源尚属充足,将有更多的准保荐人因融资开闸而顺利晋级。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新生力量的加入,将会对保荐人的薪酬体系形成压力。由转会费即将消失可见一斑,除极个别投行还愿意支付转会费外,绝大多数投行,尤其是大投行基本没有支付转会费的案例。另有大投行内部人士表示,目前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项目承揽人,而不是保荐人,后者对他们来说并不稀缺。另外,在一些投行中,由于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作用比保荐人更大,因此更受公司的重视。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筹划,以及为客户系统服务等全面工作,而保荐人主要对项目质量负监督把关、风险防范的责任,只是其中一个技术环节。 未来之路 目前,投行的业务重心和主要的收入来自IPO和再融资等传统业务。中信证券保荐人张剑表示,3-5年后,投行的业务竞争将从传统业务转向并购等非传统投行业务,向国际大投行的业务组成结构靠拢。业内人士分析,在这部分业务中,保荐人和一般投行人员就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靠专业技术和服务去开拓市场以获得相应的报酬,而不是单纯凭借保荐人的身份就可以获取额外的津贴和签字费。 从本报今年初进行的保荐人问卷调查看,没有保荐人对自己目前的薪酬待遇表示不满意,“一般,还可以”、“满意”的回答各占问卷总量的50%;另外,在对“中国投行人员应该提高的方面”一题的选择项中,“对新金融工具的研究能力”和“职业道德”两项被保荐人排在最前列,保荐人最希望获得的公司的支持是“研究支持”,这部分说明了投行保荐人队伍在享受注册资格带来高薪的同时,对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和准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