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新股频道 > 正文
 

网下发行吊起机构胃口 谁在分享配售盛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02:25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华笑丛

  自IPO开闸以来,新股网下申购的无风险收益引起了大批机构投资者的兴趣。首只新股中工国际网下配售的1200万股股份吸引了132家机构,超额认购倍数为103.12倍;同洲电子尽管网下仅发行440万股,但却迎来了160家机构,有效申购总量为5.6亿多股;网下认购云南盐化、大同煤业两只新股的机构也分别达到了80家和129家。昨日,中国银行发布的网下发
行结果显示,有160家机构分享了其17.5亿股新股的网下配售大餐。而中行航母发行,也试出了几支新股申购大军的实力和胃口。

  【主力部队】

  基金

  新股申购大军里,基金无疑是最庞大的一个群体,称之为主力部队毫不为过。本次中行网下获配的160家机构里,基金大约就有近90家,占到将近六成。再粗略统计一下,此前发行的4家新股里,基金在网下配售对象中也要占到一半以上。

  无疑,基金在新股大餐中分得了最丰盛的一杯羹。已上市4只新股由于发行盘子相对不大,基金动辄便以上限认购,获得最高配售额度简直是家常便饭。在这次中行的网下申购中,财大气粗的新基金更是实力非凡———第1名广发策略优选基金动用63亿元巨资上限申购,获得了9431万股的最高配售额;第2名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基金获配额为7922万股,其动用的申购资金虽然略逊,但也超过了50亿元;第3名中小板指数基金本次获配4491万股,第4名海富通强化回报基金获配数额为3300万股,也将大多数机构甩在后面。

  【精锐部队】

  财务、保险公司

  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可谓新股申购大军里的两支精锐部队———数量虽不多,但出手却并不输给基金。本次中行申购是最好的例子,160家机构能拿出63亿元巨资上限申购的唯有3家,除了广发策略优选基金外,另2家分别就是中海石油财务公司和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而除这两家公司外,宝钢财务公司、中船财务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的个人分红险、太平洋产险股份传统普通保险产品、个人分红险以及中国人寿股份下属的两只分红险获得的配售额也超过了4000万股。

  事实上,在此前已发行的4只新股里,中油财务公司、中船财务公司、上汽集团财务公司、中海石油财务公司、中粮财务公司等财务公司早已不是陌生面孔了;同样频繁出现的还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保险公司下属的保险产品。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资金实力雄厚,新股的无风险收益无疑是其投资理财的一个好途径。

  【游击部队】

  QFII

  与一些“打新股专业户”不同,QFII对待新股的态度可谓是“该出手时方出手”。在此前4家新股的网下申购中,QFII的身影总是若隐若现,能看到的也只有富通银行等零星身影,有些QFII虽然参与询价,但到最后申购关头时却“撤”了。分析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QFII对新股估值仍保持着自己独立的判断,并不因为有钱可赚就大举进入。不过,在中行申购时,QFII却出动了———法国兴业银行拿到了298万股;瑞银华宝291万股;富通银行943万股;美林国际251万股;花旗环球31万股。但总体上看,QFII对中行的热情还是及不上国内机构。

  新股网下配售实在是一场盛宴,即使有着3个月或6个月的锁定期,但是从最近几只新股上市后的表现看,解冻后仍将给上述机构带来不小的一块奶酪。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