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增长率头尾相差60个百分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王军 北京报道 在熊市的时候基金业绩分化并不明显,从去年年底的情况看,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头尾之差不过25个百分点,但牛市一来,是骡子是马就显出真形了。 基金业绩出现明显分化
今年以来基金业绩出现明显分化,同样是股票方向的基金,在一批绩优基金收益率超过70%乃至80%的同时,部分基金表现欠佳,远远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准。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26日,开放式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在56%和54%附近。而可比的54只开放式股票基金(不包括指数型基金)中,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超过70%的基金有9只,其中3只超过80%;可比的35只开放式混合基金(不包括偏债型基金)中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超过70%的基金有4只,其中1只超过80%。 与这些领跑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部分基金交上的答卷颇为让人难堪。我们看到在股票基金中有四只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低于40%,混合基金中这一数字则是六只。最低的一只股票基金今年净值增长率仅为28.20%,与排名全部股票方向基金前列的大成精选增值(87.74%)、广发小盘成长(87.12%)相比,相差近60个百分点,增速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这个速度差距如果体现在一万米跑的赛场上,相当于被人套圈17次。 马太效应在放大 这部分基金为何落伍?不同的基金也许有不同的原因。我们不能排除其中有少数是因为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其重仓行业在今年行情中表现偏冷所致。 不过,深入观察可以发现,这部分落伍者中,超过一半隶属于那些微型基金公司。这些微型基金公司,有的资产管理规模不过一两亿,经营上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公司在投研实力和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上不足,是影响到旗下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而且从去年以来的申购赎回情况看,其中部分基金遭遇大比例赎回,若非通过公司关联单位的力保,没准已遭清盘。这一因素也使得基金运作受到很大影响,在业绩越差赎回越多、赎回越多业绩越差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与此同时,一批绩优基金显现出强者恒强的特征,特别是去年以出色业绩获得本报金牛奖的广发、大成、银华、上投摩根、易方达、富国等公司,旗下基金表现都相当突出。在全部13只净值增长率超过70%的股票方向基金中,有9只属于这几家公司。这再次证明金牛奖的成色十足,同时也再次证明了部分绩优基金公司已具备持续回报投资者的能力。 事实上,以业绩为先导寻求公司发展之路,正是上述公司的共同点,也是广发、银华、上投摩根这些基金业后起之秀短时间内迅速窜升的主要原因。 这几年中国基金业的成败经验告诉我们,打造基金品牌,光靠营销上搞些花花草草是没啥效果的,扎扎实实搞好基金业绩才是最有效的途径。效果直接反映在基金的发行方面,如广发策略优选184亿、易方达精选的118亿、银华优质增长98亿、上投摩根双息平衡64亿。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大家喊了很多年的基金业马太效应看来还会越来越明显。 大型基金业绩瓶颈待突破 但是,在规模上去后,这些基金公司是否会像以前的部分基金公司一样,陷入业绩突出—规模激增—业绩停滞的怪圈,仍然值得观察。 也许,大型基金的业绩瓶颈目前正到了突破的时机。首要的一点,就是市场容量大了,全流通、IPO将使得基金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其实,基金规模是大还是小,本身就是相对的,这又是一个“大象与浴缸”的关系问题。如果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能够上升5倍,百亿基金也能运作自如。 记得年初在南方一家基金公司走访时,一位公司主管投资的副总说,“我一直在跟我们的基金经理说,要有本事管理百亿基金”。如今这家公司果然旗下有了过百亿规模的基金,这是一个考验,也正是一个时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