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九期国债利率可能突破3.6%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主持人:王栋琳

  嘉宾:国海证券 何康

  南京商行 李颢

  东莞商行 秦娟

  主持人:本周五,九期国债将招标发行,这是今年第一只、也可能是唯一一只期限20年的国债,计划发行总额300亿元,将跨市场发行。

  在准备金率上调以后,分析人士对债市后市的看法出现分歧。本周一1年期的农发行六期债中标利率为2.8%,远高于预期,引发了市场对收益率上行的担忧。明日超长期债的发行引起广泛关注,可以用来检验准备金率下调后债市长端收益率水平。

  稀缺性将拉低利率

  何康:本次政策调整仍属微调。但是,由于信贷增长较快,央行已经开始着手出台系列举措抑制信贷的过快增长,上调

准备金率只是系列措施之一,如果信贷回落势头不明显,央行将可能继续出台其他的调控政策。另外,央行主要通过收紧流动性抑制信贷扩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继续有所紧缩,未来几个月债券收益率曲线上行可能性较大。

  主持人:央行可能继续收紧流动性,是否意味着长债收益率会大幅抬升?

  何康:对于长债来说,稀缺性仍将拉低收益率。剩余期限在20年左右的债券在银行间市场交易量极不活跃,我们主要参照05国债04在交易所市场的成交情况进行预测。

  最近05国债04在交易所市场的收益率大致在3.64%。一般而言,跨市场国债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收益率差较小,两市利差在3个基点左右。因此,以05国债04为基准,预计2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约在3.62%左右。

  20年期国债在19日的收益率大致在3.63%~3.65%之间。长期国债具有稀缺性,预计本期国债将是06年

财政部发行的唯一一只20年期国债,寿险资金对长期债券的需求较大,稀缺性将拉低本期国债的招标利率。

  缴款、一年付息两次以及手续费因素对招标利率的影响约为4个基点。综合以上因素以及近期国债招标情况,预计本期国债招标边际利率大致在3.60%附近。

  长债风险仍需释放

  主持人:从六月初开始,债市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央票利率也出现大幅抬升。这是否意味着收益率上行空间在减小?

  李颢:5月份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过快,中长期债券利率调整则显温和,导致个券的定价相当紊乱。总体来看,短债的利率调整已经基本到位,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中长期债的利率风险则仍需进一步释放,尤其是国债和企业债等品种。

  以短融和长期企业债为例,本质上都属于企业债,主要差别在于有无担保,但1年期短融的收益率已经调整到3.3%-3.6%,甚至更高,10年企业债的收益率仅在4.05%左右,其中的利差明显过窄。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短债和中长期债的走势将有所分离,从而导致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斜率上升。

  与金融债相比,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扁平化现象更加突出。从需求来看,长期债的需求日益减少,主要表现在部分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其参与以长期持有为目的,对二级市价的波动并不十分关注。预计本期债券的招标利率将在3.6%左右,考虑到15年期国开债060211的招标利率曾大幅上升突破市场预期,不排除这种现象在本期债券上也会重演。

  建议投资者放弃或谨慎参与本期债券。考虑到中长期债券的利率风险以及当前长期债的流动性极其不佳,即使博弈边际也没有任何的价值。二级市场也建议减持中长期债券投资,更多的关注短债价值。

  IPO对资金分流因素不可忽视

  主持人:在新股发行影响下,本周货币市场利率出现较大波动,是否会对本债发行造成影响?

  秦娟:周二2.57%的央票利率比上周上升了9BP,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当天中行IPO开始网下申购冻结资金。由于IPO启动,

证券公司、基金和保险公司会积极参与其中,资金的分流使得目前银行间R007加权利率有所上升,在周二曾超过2.3%,这两天则稳中有降,到了2.18%左右。

  随着中行IPO对资金冻结的完成(预计到下周一),笔者认为7天回购利率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是由于正值半年末,鉴于作出漂亮的报表,估计逆回购报价会减少很多。所以预计7月5日前,7天加权回购利率会在2.15%左右。

  近期是债券发行比较密集的期间,IPO的资金分流对债市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在中行IPO之前,观望气氛将比较浓厚,宏观面的利空因素越来越多。

  对于20年期国债,由于受到后半年CPI涨幅增大的影响,宏观面不利因素显现,长期债券的投资风险加大。但是考虑到今年国债的发行量减少,尤其是随着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长期国债将成为稀缺品种,笔者认为此次国债会受到商业银行的喜爱。

  剩余期限为19年的05国债04卖盘报价在3.57%左右,笔者认为此期国债的票面利率会落在3.6%以上,边际中标利率可能会在3.65%至3.67%。由于近期IPO很多,股市的吸引力增强,所以除了大的保险公司外,中小保险公司对此次债券的需求可能不是很强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