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中国的巴菲特终将现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18:14 《新财富》

  曾经产生财富故事最多的中国股市上,却没有一个职业证券投资者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其原因主要在于过去10多年里内地股市给个人投资者提供的致富机会实在不多,证券市场自身的潜规则也让富人难以现身。如今,盛产富人的实业投资领域由于产能过剩、政策调控等原因风险逐步加大,相比之下,全流通后步入规范、创新轨道的股市正为演绎新的造富神话提供条件。而要成为中国的巴菲特,眼光和大气应该是一大条件。

  李

迅雷/文

  扫遍上一期的“《新财富》500富人榜”,发现新出炉的500个富人中竟没有一个是职业证券投资人士,虽然其中不少人通过证券投资赚取了第一桶金,但其主要财富都是在其他行业中积累的;有两位所从事的行业也涵盖了“证券投资”,如证大集团的戴志康和步步高的段永平,但他们的财富同样主要是通过房地产和家电这两个行业积聚起来的。这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据估计,中国目前从事证券投资的私募基金规模达到5000-6000多亿元,即便这一行业财富效应再弱,难道就出不了个人资产增值到4.5亿元(“《新财富》500富人榜”的最低门槛)水平的案例?第二,在内地从事证券投资就不如其他行业有前景吗?

  证券市场潜规则难以让富人现身

  要统计从事证券投资行业的个人财富的排名,就像统计私募基金的确切规模一样难。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仍处于新兴市场阶段,市场法规尽管已经比较完备了,但不合法、不合规的行为还随处可见,有的甚至成为市场的潜规则。

  比如,在所有上市公司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很少有以个人名义持股达到1000万股的,原因是“拖拉机账户”(一个资金账户下开设多个交易账户)成为大资金交易的普遍手法,这样做既可以使交易更为隐秘,避免如持有股票数量过大产生的麻烦(如超过总股本的5%必须举牌),同时,也可以避人耳目,便于进出。

  因此,不少证券投资行当的私人投资者尽管个人资产早就超过了“《新财富》500富人榜”的最低门槛,但由于资产分布于多个股票账户上(有的会拥有上百个身份证),外人根本无法确认其拥有的资产额,只有部分行内人士才了解这些大腕们的身价。随着市场的规范,券商自营早就不允许多个账户操作,目前,监管部门也要求证券交易中介机构清理“拖拉机账户”,相信会有不少大富豪会因此浮出水面。

  历史性的致富机会多属制度缺陷

  十几年来,国内股市给个人投资者提供的致富机会实在不多。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总体上看,股市是一个国有企业圈钱的场所,其表现为私人资本的总体缩水。因此,从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看,私人参与者财富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在二级市场之外的市场上实现的,其时间次序分别是国库券买卖的价差收益、股票一级半市场和国债期货;如从个人财富增值的角度看,国库券倒卖出了百万富翁,一级半市场变现出了千万富翁,国债期货搏杀出了亿万富翁。

  国库券交易最活跃的时期是在1990年前后,从事这方面业务的人多被称为“黄牛”。他们或通过民间收购,或利用各地的国库券交易柜台之间的报价差异,在全国各地来回套利。在那个万元户都被人羡慕的时代,他们率先成为中国最富裕的一族,如杨百万就是通过做国库券交易而成名的。

  所谓一级半市场,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搞股份制改革的时候形成的内部职工股,转而又在上市的预期下所产生的场外交易市场。一级半市场之所以能套取巨额收益,是因为二级市场股价的长期虚高。当然,要使得这些股票能顺利变现,还需通过inside-trading(内幕交易)来确定哪些内部职工股所属的上市公司可以进入IPO程序。通过一级半市场成为千万富翁的人就非常之多了,但其中也有不少人在一级半市场赚的钱又在二级市场赔进去了。

  国债期货只经历了1993-1995年短暂的三年时间。在这场惊心动魄的零和游戏中,代表空方的辽国发和万国证券以亏空数十亿元而惨败,加上别的做空机构,亏损应超过百亿。作为多方主力的中经开虽然大获全胜,但收益甚少,那么谁在这场零和游戏中赚走了百亿元呢?在国有部门均出现巨亏或收益微薄的时候,不难推断私人的多头是最大赢家。比如当初就有一个几十万元起家的个人投资者在国债期货上资产迅速达到上亿元,出色的业绩使得他在很多营业部开仓不需一分钱保证金。

  财富的绝对值排名只是一个时代的标记,比如十多年前在国内凤毛麟角的私人资产上亿元者所受到的关注,足以和现在百亿资产的拥有者相媲美。不过,中国证券市场在其开创之后的五六年间,提供的多是一些制度缺陷造成的套利机会或博弈机会,这也注定了证券市场这个曾经是产生财富故事最多的地方,难以留住这批当初的中国首富、二富们。

  中国股市正在演绎造富神话

  中国股市在过去10多年里由于自身缺陷使得系统性风险较大,虽然也有过几次牛市,但总是无功而返。市场长期的不景气已经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人们总是将股市看成高风险的场所,却忽视了市场在不断规范、股权分置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市场系统性风险通过股市的4年下跌已经得到充分释放的事实。相比之下,不少实业投资的风险由于产能过剩、政策调控等原因反而加大了。再有一个认识上普遍存在的误区,就是只看到股价波动的风险而没有太关注实业投资失误的风险,前者是可以止损的,因为股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后者则往往没有退路。某个国内著名汽车制造商的高管曾在2003年汽车行业最为大家看好的时候对我说,他们现在投下去数十亿元建立新生产线,是期望三五年后汽车需求依然旺盛,但一旦投入就无法撤资。如今,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印证了他当初的担心。所以,当股市规范之后,应该比实业投资更容易产生富人。

  事实上,截至2006年5月12日,上证指数已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最低点上涨了60%,少数股票的涨幅也已经达到六七倍,可以相信,有些投资高手的收益率也应该在2-3倍左右,甚至更高。况且中国股市在持续下跌4年之后,其上涨时间也不会很快结束,而且,权证、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杠杆性工具陆续推出,都将给股市演绎造富神话提供条件。更令人振奋的是,全流通之后,市场的容量比原先扩大了两倍,这也就意味着造富规模增加了两倍。

  那么,谁又能成为未来神话中人物,成为中国的巴菲特呢?我想,眼光和大气应该是一大条件吧。巴菲特买中石油的时候,油价还没有开始涨,说明他比别人有眼光;当BP(英国石油公司)大幅减持中石油的时候,当时的股价是4元,按理说巴老已经获利一倍以上,完全可以跟着行家一起减持,但他也没有做。如今,中石油的股价已经踏上9元,从来没有去中石油调研过的巴菲特依然持有,而对石油行业的看法最有权威的BP一定追悔莫及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证券市场大部分投资者都是整天为买进卖出忙碌,分析师们则唯恐不及地去调高、调低公司的估值,并对行情的波动大惊小怪,不断告诫投资者要适时改变策略。只有独具慧眼的智者不论在熊市和牛市都能找到好公司,平静地享受着财富的增长。有一位拥有十几亿元资金的职业证券投资人士告诉我,在1996年起的一轮行情他赚了20倍,成功的秘诀也就是简单的买入并持有,直到这个公司的增长率下降后才卖出,而周边的人虽然买这个股票的成本比他低,却为了蝇头小利而出局。我想,如果这轮牛市他若能再赚10倍,应该可以进入“《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前十名了。

  给私募基金发展一个规范而宽松的制度环境

  在上海,还有一批职业的证券投资者,他们许多都属于中国第一代股民,或是通过做国库券,或是通过收集股票认购证,或是咨询

理财等发迹,但经历了股市的几番劫难后财富不减反增,足以证明他们是投资高手,所谓的“剩”者为王。如今,他们几乎都跨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投资证券,成为国际大行的重量级客户。有的也已经在香港设立了私募基金,投资于H股和B股。总体上看,这些投资高手们基本是靠自有资金在运作,即便私下有些委托理财项目,但由于法规上的限制,规模一般不大。反观当今的500富人,哪个不是通过杠杆(银行信贷)来加速实现财富积累的?

  在成熟市场,私募基金的规模大小取决于基金经理的业绩,但在国内,私募基金的合规性大多存在问题,更不用谈其业绩的公布渠道了。不过,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改观,如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通过发行信托产品的方式,募集资金投资于证券。还有的是民营的理财机构借助于信托公司,通过信托关系来界定私募基金与委托人的关系,通过在银监局备案来接受合法监管,通过银行托管来回避内部操作风险。如私募基金经理赵丹阳已经是业内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2003年与国泰君安香港公司合作,设立“赤子之心香港基金”,投资于H股和B股,到今年年初,收益超过115.41%,按初始值计算,累计分红率100%。他又把这一模式克隆到内地,通过与深国投的合作,于2004年设立“赤子之心工行信托基金”,今年年初的累计分红率达32%。之后又在2005年1月设立“赤子之心招行信托基金”—迄今,他一个人已管理了三只基金。这也许就是国内众多私募基金可以参考的发展模式,合规且有业绩记录。

  但与香港等成熟市场的私募基金相比,国内在私募基金公开设立、发行、担保等方面的管制还是过于严厉,其结果反而使得大部分私募基金还是更愿意选择地下运作。在美国,基金的数量超过了上市公司,如果金融当局能给私募基金发展提供更宽松但又能做到充分监管的制度安排,相信私募基金将比目前的共同基金更有活力,同时也可以缓解令人头痛的银行存贷差问题。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liuly@p5w.net。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