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储蓄国债开拓国债投资新渠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金苹苹

  从7月份开始,市场上又多了一种新的投资理财产品可供投资者选择———那就是可提前兑付、任意选择到期返本付息或者按年付息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代销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从今天(6月20日)起接受开户申请,另外4家获准代销电子式储蓄国债的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也将在近期开始接受开户申请
。酝酿已久的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即将上市预示着储蓄国债终于掀开 了“神秘的面纱”,正式和广大投资者见面。

  国债向来是一种深受老百姓青睐的金融产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债发行期间投资者排长队购买的情景。据有关人士介绍,电子式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境内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用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一种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很适合那些收入比较稳定、追求长期稳定收益或是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的

理财需求。

  满足长期储蓄需求

  我国现有的国债品种主要是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两种,市场上缺乏一种能够专门针对老百姓的储蓄特点、期限、利率设计更加灵活、购买更加方便的国债品种。储蓄国债(电子式)是一种偏重储蓄性质的债券品种,它主要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的投资需求。

  据业内人士介绍,与凭证式国债不能交易流通、也不能提前兑付,需要资金时只能抵押融资相比,储蓄国债(电子式)更多地考虑到老百姓的流动性需求。储蓄国债的设计期限比较长,可减少老百姓国债到期后赶紧再买新债的现象,不仅满足了投资者长期稳定低风险投资的需求,也降低了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发行成本和交易成本。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储蓄国债只面对个人投资者发行,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机构投资者不能购买。这就避免了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抢购国债的现象,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个人投资者的国债投资需求。

  产品设计更为丰富

  据悉,储蓄国债在发行方式、品种设计、利率定价机制、承销机制上与目前的凭证式国债有很大的差异。在海外市场上,储蓄国债的利率通常以同期限品种的记账式国债市场利率为基础定价。在品种的设计上,有固定利率的和浮动利率的,也有与通胀率挂钩的,甚至还有有奖储蓄债券。储蓄国债在期限的设定上也相当灵活,既有短期国债,也有长期国债。如美国的储蓄国债最长期限可达30年。

  据财政部和央行公布的《储蓄国债(电子式)代销试点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储蓄国债(电子式)将从发行之日起计息,付息方式分为利随本清和定期付息两种。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和利息,可以满足追求资产增值的投资者的需求;而定期支付利息则能够满足追求稳定收入的投资者的需求,更加适合养老型资金的投资特点。在储蓄国债(电子式)试点期间,财政部将先推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和固定利率变动期限两个品种。

  另外据悉,财政部和央行在对储蓄国债的税收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即按照凭证式国债税收管理办法,对储蓄国债的利息收入免收所得税。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

  债权记录确保安全

  即将面市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将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通过投资者在试点

商业银行开设的人民币结算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债权记录将更加科学安全,购买兑付手续相对也要简便的多。

  投资者如果想要购买储蓄国债,需在试点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国债账户,开户时应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投资者在同一试点商业银行只能开设一个账户。根据规定,投资者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时需要在个人国债账户开户行设立一个人民币结算账户,作为个人国债账户的资金清算账户,资金清算账户与个人国债账户的开户人应为同一个人。储蓄国债(电子式)以100元为赎买单位,并且按单期国债设单个个人国债最低、最高购买限制额。设立限额是为了区别储蓄国债与居民储蓄的不同。

  投资电子式储蓄国债还是有门道可循的,据理财专家介绍,国债的风险一般与银行利息相关。尽管国债被称为“金边债券”,但投资国债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由于国债收益与银行利息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时候应该对此有所考虑。人民币是否加息将直接决定投资国债收益的多少,如果加息,投资债券的利息收入相对就要减少。因此,在目前存在加息预期的情况下,一旦加息,国债的市场价格可能就会下跌。对于投资者来说,届时分批买入折价的国债是比较划算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