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上市飞奔 最大的问题是寻找新的投资故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 10:36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李小民 中国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3988.HK)A股发行刚刚启动,工行上市也开始“飞奔”。 7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将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以下简称“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表,预计最迟不晚于10月份实现在港上市。
“建行和中行的成功发行,对工行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一位工行内部人士透露,“在工行发行过程中,如何向投资人讲述工行的故事?如何寻找投资者的兴奋点?这是一个问题。” 时间表以“日”衡量 最近一段时间,在工行系统上下都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工行马上就要上市。记者得到的工行内部会议通报显示,工行将在7月1日左右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表,随后展开具体推介工作,争取在今年10月前完成上市工作。 记者获悉,工行赴港上市申请已于3月中旬获得银监会批准。根据此前建设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0939.HK)和中行的经验,从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到挂牌上市,其间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此前,香港市场曾盛传,工行准备于9月4日在港交所挂牌。 和中行“H+A”的模式一样,工行也准备在香港上市后尽快在内地发行A股。工行行长杨凯生日前表示,工行上市的地点和时间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但只要条件允许,在完成境外上市后,工行愿意尽快在A股上市。 关于工行上市的具体时间安排,杨凯生表示,工行现在有非常具体的时间表,甚至细到了“日”。以这个时间表衡量,目前一切都在按计划展开。 目前,工行在总资产、总资本、核心资本、营业利润等多项核心指标上,都稳居国内银行业第一。截至2005年底,该行总资产已经超过6.4万亿元,资本充足率接近10%,不良贷款率已经降为4.43%。 工行将是继交通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3328.HK)、建行和中行之后,第四家赴香港上市的内地大型商业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内地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工行H股集资规模有望超过中行IPO(首次公开募股)的融资额,刷新全球IPO新纪录。 为此,工行组建了阵容豪华的承销团,包括美林集团、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行团(含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和工商东亚。业内估算,工行IPO将给承销团带来超过3亿美元的佣金。 高盛作用举足轻重 前述工行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在交行、建行和中行之后上市,工行显然不可以也不可能简单地重复前者的“故事”——诸如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海外投资人对银行的认同等等,寻找新的投资兴奋点是工行目前最挠头的话题之一。“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除了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概念以外,战略投资者也许将成为工行‘故事’的重点之一。” 4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顺利完成资金交割。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总计投资约为38亿美元,购买工行新发行股份241.85亿股,股权比例总计为8.89%。这是迄今为止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业最大的单次投资。 “其中的核心是高盛。尽管高盛没有进入承销团,但高盛带给工行的改变是很大的。”前述内部人士称。 完成战略引资后,高盛与工行的合作迅速进入实质阶段。双方组成了一个合作项目指导委员会,分别由工行行长杨凯生和高盛亚洲首席执行官Michael Evans出任联席主席。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双方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金交易、资产管理、公司与投资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员工培训等7个方面的合作。 在高盛的协助下,作为工行和高盛在资金交易领域的合作进展成果之一——双币种结构性理财新品已经面市。 前述工行内部人士进一步指出,在工行引资的过程中,高盛功不可没。“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对高盛的信任和对工行的兴趣才选择加入的。” 高盛是华尔街的翘楚,其CEO近期刚刚接任美国财长,同时高盛公司与中国银行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多次参与中国银行重大项目,包括中银香港(资讯 行情 论坛)的重组、上市及后续发行。交行2005年在香港进行了22亿美元的发行上市,高盛与汇丰一同参与了承销。高盛也在为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的首次公开发行提供顾问服务。所以,海外投资人对高盛和工行的合作十分看中。 “承销团看似强大,但也会导致一些问题。从已经发行的交行、建行和中行看,无一不是有主导性全球投资银行推动整个发行工作。庞大的发行团队并不意味是合适的发行团队。事实上,从中行的案例中就可以发现,给投资人一个好‘故事’、一个选择投资的兴奋点是多么的重要。”某外资投行人士坦言。 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认为,工行H股上市不会对中行、交行和建行的股价产生重大影响。但他认为,工行不应该再采用“先H后A”的上市方式,因为这将使A股投资者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先H股后A股,势必造成A股投资者要以更高的成本购入工行股票,这对A股投资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本报记者黄嵘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