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等不起伯南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对于上周韩国和印度央行意外宣布加息,美国彭博社专栏作家威廉·皮赛克(William Pesek)昨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央行不会再坐等美联储升息,亚洲宽松货币时代将提前结束。 文章指出,在最近几年中,亚洲各经济体央行一直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将贷款成本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这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资金,进而刺激了地区股市上涨。直到
然而,随着通胀率开始加速上升,亚洲各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取向正在发生转变。薪资水平的上涨、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和油价上涨带来的辐射效应,都加大了亚洲通胀风险,亚洲各国和各地区央行因此开始承受较大的紧缩压力。 但问题在于,亚洲各国经济是否已经为信贷紧缩作好了准备。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影响正日益扩大到全世界几乎每个经济体。但尽管如此,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除了考虑其下属的12个银行分区的情况,是否会真正顾及包括亚洲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呢?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可能很快结束零利率政策。由此而来的风险并非由于日本政府举债过高,而是投资者和交易商长期受惠于日元极低的利率,大量借贷日元而投资于具有高回报的中国、美国等市场,也即所谓的“日元携带交易”。一旦“日元携带交易”作不成了,亚洲市场不可避免将遭受冲击。 在过去,由于亚洲货币紧密盯住美元,加上地区资本市场大多规模较小,因此,该地区各货币当局大多选择简单跟随美国和欧洲的利率步伐。但现在情况大有不同,亚洲各经济体的央行不可能在消极等待,一味听任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或是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的政策指引。 时至今日,亚洲各央行似乎已别无选择,只有提前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结束宽松货币时代。而现在一个较为有利的条件是,亚洲各经济体目前的表现明显好于上世纪90年代晚期,外汇储备相当雄厚,金融系统也比以往更加稳定,而人民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 但不利的因素也很明显,那就是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后果以及亚洲经济体的高额债务。 随着亚洲各经济体今年开始提升利率,投资者将开始意识到亚洲经济的增长在多大程度上得益于超低的利率环境。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亚洲各央行近年来采取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直接推高了资产价格。 另一个问题就是债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地区的公共债务飞速增长。据IMF估计,到2005年,亚洲地区的外债占GDP的比重已由1996年的40%升至55%。债台高筑无疑令亚洲经济更容易受到加息的冲击。(文青 摘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