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转型路上多困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5:42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尚晓阳 本报实习记者 俞靓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从去年4月1日起执行,至今已经一年有余。业内的总体反响是,企业价值评估势在必行,但是与目前国内的评估实践还存在着较大差别。转型过程中,不少企业遇到了困惑。

  在中国远洋集团财务部副总经理周家斌看来,第一个困惑就是,企业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如果把企业比喻为鸡,那么我们到底卖的是肉鸡还是母鸡?企业都认为自己是母鸡,但在实际中有很多都是当作肉鸡来卖。”其二,评估中应该相信企业还是相信市场。其三,如何寻找评估师。对于企业来说,评估师的估值能力很难在委托之前了解。中介机构的评估师与企业自身对企业价值的理解可能存在很大差距。其四,被评估企业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其五,评估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但科学和艺术有界线吗?

  微观层面也有很多棘手问题:转让

不良资产的估值中,拥有抵税作用的回收价值和变现价值以什么标准来确认;对于产权存在瑕疵的资产如何估值;流动性对股权估值的影响如何确定;估值是否不应以
审计
准则为标准;收益额预期中如何计算税收政策和
汇率
的估值影响;如何看待周期性企业估值的特殊性;企业未来收益和成本如何预测。

  “所有这些问题,其本质无外乎四个方面,”周家斌说:“资本市场或产权市场的价值取向,以及企业的价值定位问题;评估机构和评估师执业能力问题;企业自我价值认知问题;对评估机构有效监管问题。”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张秀林发现了问题———资产评估与会计准则如何对接。一是会计计量是单一原则,评估则是根据不同的经济行为和目的进行估值。二是动态价值重估及其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对于动态的资产价值,我国会计准则不够完善。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如何进行量化没有规定,仅依靠董事会通过办法和财务人员的判断来界定,缺乏准确性。”

  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应该如何选择评估机构?张秀林表示,由于改制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各异,因此,由总部确定评估机构,有利于各地改制企业在评估方法、评估原则上保持一致,避免评估机构地域性的利益倾斜。

  在我国现阶段,国有性质的资产重组占主流,在成本定价、收益定价的过程中受政府干预、评估目的和范围、评估方法选择的影响。张秀林说,要解决资产重组定价功能的量化问题,一方面加强评估的相关法规建设;另一方面完善评估体系及执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指导意见的规定相对于目前的产权市场和管理思路都有一定的超前性,加上实施不久,需要与具体监管环境相融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