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高盛高华是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13:58 《法人》

  作为中国为数极少的合资券商中的一员,高盛高华似乎一直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着,她在中国到底做了什么?

  文/本刊特约记者 舒薇

  4月29日,双汇发展发布公告,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以20.1亿元的中标价
,被高盛、鼎晖中国成长基金纳入怀中,而原先呼声很高的JP摩根旗下投资基金CCMP却败下阵来。消息人士透露,在这起收购交易中,高盛集团在中国的合资券商高盛高华发挥了牵线搭桥的作用。无独有偶,在最近的国内并购重组市场中,高盛高华的身影十分活跃:参与华源集团的重组,担当财务顾问一职;拟参股国内家电巨头海信集团,借此方式帮助其实现海外上市。

  2004年12月高盛以精妙安排,绕过诸多政策红线,在中国本土成立合资证券公司,从诞生之日起,高盛高华便始终是无数目光关注的焦点,“这家券商的发展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业内人士评价。作为首家拥有综合牌照的合资券商,凭借外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金字招牌,将成为左右国内证券业大局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130家券商中,合资券商的数量是7家,而在高盛高华成立之前,其他6家合资券商均未获得综合牌照。2005年,被誉为“瑞银模式”瑞银重组北京证券一度有望再次进行突破,但时至今日,瑞银还在焦急等待证监会的最后批复。

  成立一年有余,在中国,高盛的合资券商之路走得顺利与否?由于业务开展不顺,今年3月初,高盛集团宣布关闭在印度设立的合资券商,之前,由于同样的原因,他则宣布关闭了印尼的合资券商。或许在这里,高盛需要更多的耐心,要知道,第一家合资券商——中金公司自1994年设立后,直到1998年才完成第一单业务。而刚刚过去的一年,正是中国证券行业的“ 严冬”——机构投资者匮乏、交易量萎缩、新股发行仍然遥不可及,国内的大多数券商正面临着生死考验,高盛高华的生存情况如何?她的管理和操作风格与本土证券公司有何不同?有些什么经验值得借鉴?

  扩张再扩张

  柔和的灯光、厚厚的地毯、名贵的艺术品、暗红的色调。纽约百老汇街85号、香港皇后大道长江集团中心、北京国贸大厦2座、上海世纪商贸广场,无论在哪里,这是高盛办公室的统一格调,他似乎是在刻意向人们提示——贵族气质。

  高盛并不掩饰这一点,无论高盛人走到哪里,他们总是宣称:高盛善于识别和挑选客户:美国早期的微软、eBay,后来中国的中移动、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兴通讯、联想等等。

  这也在高盛高华身上得到延续,“我们不是来和国内券商竞争的。” 一位高盛高华的执行董事说道,尽管拿的是国内的券商牌照,他们要把自己和目前寒伧的中国证券公司区别开。

  利用高盛强大的资源,高盛高华找到了行走中国的不二法门。而高盛则在不露声色中,借助他们完成了在中国证券业的布局。

  2003年底,海南证券濒临摘牌命运。高盛伺机拿出3.8亿元人民币参与重组,以极其巧妙的手法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高盛先是向中国本土投资银行家方风雷及其他5个自然人提供商业贷款,由此6人联合联想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综合类证券公司高华证券;注册资本10.72亿元,其中,6个自然人出资8亿多元,占高华证券四分之三的股权。

  此后在2004年12月,高盛与高华证券成立高盛高华证券,高盛拥有高盛高华证券33%的股权,高华证券持有67%的股权。

  业界对于高盛如此巧妙的进入路径及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对此模式的默许,曾一度热论。高盛高华证券实由高盛一手掌控,而按照目前证监会有关规定,合资证券公司中外方不得控股,外方持股比例最高只能达到33%。

  高盛高华证券的中方股东高华证券是一家拥有综合类牌照的券商,可从事国内所有证券服务业务。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高盛高华证券的业务重点更可能放在一些大型投行项目和高端客户的拓展方面。

  由于国内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暂停,因此,高盛高华将业务的重点放在了跨国并购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方面, 2005年,在这张成绩单上,不乏可圈可点之处,高盛中国和高盛高华完成了交通银行等数家公司海外上市项目,4个大型的海外并购业务,特别是参与了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业务,在其中,高盛高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还参与股改项目,通过和其他证券公司合作的方式,成功绕过了需要保荐人资格的壁垒,完成了一些股改项目。

  固定业务方面也渐露头角,悄悄完成了三支债券的发行,实现了由副承销商向主承销商的转变。在2006年,他们将和银河证券一起成为主承销商,共同完成北京地铁20亿元债券的发行项目。2005年,高盛高华主办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高峰会,该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副行长吴晓灵发表关于金融市场利率的讲话,该讲话对正在高歌猛进的债券价格当头一棒,在整个市场轰动一时。

  绝无仅有的架构

  相比其他合资券商,高盛在中国有着最好的架构安排。而这种架构激活了高盛在中国的大棋局,使业务的统一和流程的分工十分清晰,让他们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不用担心合资公司和母公司构成竞争关系。这是高盛中国换了块牌子,高盛对高盛高华和高华证券有完全的控制权,”中金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行经理说。

  “被动投资者”,香港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如此形容目前摩根斯坦利与中金的关系。该人士告诉记者,在中金成立之初,摩根斯坦利先后派出多人到中金,但是美方老总与中方摩擦不断,以至中金成立之后6年间竟换了5任总裁。摩根斯坦利逐渐意识到自己不容易也不可能控制中金。后来,中金主要管理人员均由中方人员出任。

  进入中国10年却一直拿不到控制权,这不能不让摩根斯坦利如鲠在喉。事实上,中金在大中国区市场某些项目上已经成为摩根斯坦利的竞争对手,而高盛高华的成立让摩根斯坦利看到,对手以一种更有利的方式进入了中国。

  前述投行人士分析,高盛高华模式的突破在于,高盛不是与一家已有的机构合资,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先在内地建立一个机构(高华),然后再与这个机构合资成立投行(高盛高华)。尽管也仅仅是合资机构的股东之一,但高盛实际拥有对合资公司的完全控制权。

  高盛亚洲新闻发言人张东梅介绍说,现在高盛对三方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同时不会在三方进行部门的重复设置和人员工作的重复安排。

  “高盛高华和高盛中国不分彼此,所有的项目我们共同参与。” 一位从事高盛投行业务的执行董事谈起了现在的业务分工。高盛亚洲总部在香港,可以凭借其全球资本市场网络与国际投资者的接触,高盛高华地处北京,主要负责中国并购和上市项目的策划和执行,以及和客户沟通等方面的工作。北京高华证券则作为研究中心和券商经纪部门来建设,组建中的北京和上海的营业部都将挂上北京高华证券的招牌。

  “国内的公司很喜欢和我们沟通,这样更加便捷,香港毕竟远一些,相比其他国外投行,这是我们的优势。”高盛高华一位分析员谈道。

  “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我们的长处,既了解中国企业,又有国际化的背景,这有利于我们的跨国并购和海外IPO业务。”他说。

  “所有的项目都是大家在前期一起准备,然后上报相关的高盛全球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后开始正式执行操作。在高盛高华成立之后,高盛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多,中国业务的通过比重大大增加了。”他说。 

  文化困境  

  据市场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2005年,亚洲地区(除日本外)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较2004年增长27%,达到47亿美元。其中仅中国一地就占到8.01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还会呈现两位数增长速度。近年来,瞄准这块市场国际投行在中国战场的争夺可谓是你死我活,这种角逐在竞争工行承销商资格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用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在初春北京的上空,尽是资深投资银行家们乘坐的飞机。这些搭载着全球投行界精英的私人飞机和商务航班纷纷在北京降落,就是为了参加一场期盼已久由中国工商银行主办的“选美活动”——这家亚洲(除日本外)最大的商业银行,要为其募集资金额高达100亿美元的海外上市,挑选主承销商和财务顾问。

  硝烟散尽之后,3月初,工行宣布高盛被排除在工行的上市承销商名单之外,据《财经时报》的报道,高盛出局的原因在于:其一,它已是中国银行海外上市的承销商,决策者认为,高盛同时担当两家竞争银行的承销商不妥;其二,高盛是工行的投资人,如果再担任承销人,恐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上述理由并不成立。原因是中国建设银行(0939,HK)去年10月27日在香港上市时,

摩根士丹利与中金公司同为建行承销商,而三者之间,或有股权关系,或有股权合作关系。基于此,从有关投行人士处获悉的最新消息表明,高盛出局与参股工行并无关系。

  “为这个项目我们准备了半年多,这还不包括前期的努力,现在所有的心血白费了。因为落选,在年终的投行业务排名上我们至少要落后几位。”一位参与工行项目的高盛投行人员几乎是声音哽咽地说到。

  虽然相比其他外来者,高盛是较有远见的一个,在国际投资者还全面看空中国金融业的时候,高盛率先运作了交行的上市项目;而2005年花旗集团宣布退出建行项目之时,国际投资者一片怀疑声中,高盛却坚定地完成了工行的战略投资工作。如今,这个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断地迫使她思考在中国的生存之道。

  “中国的事情很复杂,一个项目有五个婆婆,六个妈,哪个庙没有拜到都不可以。”一位从海外投行离开自己开设投资公司的投行经理也表示,国内投行拿项目一般靠关系而不是通过销售,“海外投行的运作方式是,所有人和事,都是靠规则,管理者每天的工作就是设计、建立、检测、运行、监督和改进。

  而在中国是靠人,或者说是“圈子”,深入地说是依靠一种特殊的文化系统,而不是依靠简单的系统去运行。中国只服从自身的文化。” 他说。

  “外资机构要根据中国客户的需要量体裁衣。”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一位高层则对记者表示,中外合资成功的关键,是把国外高水平、高标准的理念和技术与中国市场现实结合起来。中国市场在法律法规、发展程度和企业结构上与国外有所不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