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中国证券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1:49 《华商世界》

  股改给股市带来八大积极变化,股市迎来崭新发展阶段,国内外投资者普遍看好。但股改不是万能的,股市仍需不断改革和创新

  文/任正德

  备受关注的股权分置始于2005年4月底,经过两批公司的成功试点,深沪两市至今已有
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完成股改,市值占总市值的70%以上。可以说股权分置改革的大局已定。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2006年内完成股改不会有悬念。

  这次股改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旨在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制度性差异,逐步实现全流通,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真正促进作用。

  随着股改的加速推进,股改的正面效应已经不断显现。可以预期,股改完成后,股市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会出现更大的深刻变化。

  变化一:投资价值得到提升

  股价的高低关乎证券市场的生存发展。在股权分置下,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股不同价”,出现二元股价结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客观规律被人为割裂,股价难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

  股改后在全流通背景下,二元股价结构寿终正寝,实行的是“同股同价同权“;定价机制将走向市场化,真正按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确定股价,使股市趋向价值回归。

  在股改进程中,股市估值已明显发生变化。鉴于10送3这样的平均股改对价,目前的估值水平走向合理区域,市盈率下降到14-16倍,出现“资金洼地”效应,切实提升了股市的投资价值。因此,近来各种新老资金纷纷进场,攻城拔寨,沪市顺利地突破了1400点。

  人们原先担心实行“新老划断”时全流通的新股会奔流而出,再融资又重新开闸,加上已完成股改的公司部分非流通股可以流通,这样的大扩容会使股市一撅不振,甚至出现崩盘。现在看来,不会出现人们所担心的情景。中国

证监会已宣布,“新老划断”不是简单地以某个时点作为实施的标志,而是根据改革进展情况和市场可承受能力渐进推开。具体做法分三步走:第一步,恢复不增加即期扩容压力的定向增发;第二步,择机恢复面向社会公众的其他方式的再融资;第三步,择机选择优质公司,启动全流通条件下的首次公开发行。这种积极稳妥的做法已在股市引起良好反应。至于全流通带来的扩容问题,只要遵守“锁一爬二”规则(即非流通股在股改后第一年不流通,第二年只能流通5%,第三年流通10%),不会影响股市大局。

  变化二:逐渐恢复股市固有功能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简言之有三:一是融资,二是投资,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在股权分置条件下,加上其他历史原因,中国的证券市场功能严重错位,股市变成了单纯的圈钱场所,甚至有的经济学家称其为“赌场”。特别在5年的漫漫熊市中,其融资和投资功能丧失殆尽,在三分之二股权不能流通的情况下,更谈不上优化资源配置了。

  但股改后情况自然不同,投资者和融资者有了统一的定价机制,股票价格成为两者共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市场以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优质股票,进而实现金融资本转向产业资本。而劣质股票则遭到市场冷落,乃至退市,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优胜劣汰,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基于这种良性互动,投资者和融资者各得其利。

  变化三: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质量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在股权分置下,享有控股权的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利害关系不同。流通股东关心的是决定其盈亏的股价,非流通股东则关心净资产值的变化,股价的涨跌与其无关。而全流通后,上市公司的大小股东利害相同,休戚与共,出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局面。股票市场的价格就是大股东持有股份的价格,价格的涨跌与大股东切身利益相关。因而,大股东必然从关注净资产值转到关注市值和股价,从股东之间的内部博弈转向市场博弈,其运作和行为将会逐渐趋于理性。再加上全流通带来的更多并购重组压力,会促使上市公司“不用扬鞭自奋蹄”,努力优化治理结构,不断提高其质量。

  变化四:投资者结构及理念趋向成熟

  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但由于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股市投资价值扭曲,机构投资者入市犹豫,发展缓慢,尤其是保险资金、社保资金、

企业年金等长线机构投资者发展不足。股市结构不尽如人意,制约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随着制度障碍的破解,股市投资价值显现,正吸引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纷至沓来,机构投资者将成为股市的绝对主力。在股市结构的变化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股改使原有非流通股东会变成市场的超级主力,连基金也相形见小,有专家认为,中国股市将进入“明庄”时代。

  在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的成熟股市上,由于真正的投资活动越来越公平,过度的投机受到抑制,价值投资理念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届时,投资者入市的收益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来自股价之差,而是来自上市公司的红利和资本利得。因此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加强对投资对象的研究。

  变化五:并购重组将层出不穷

  股改前,上市公司只要不破产清算,不管控股大股东怎么倒行逆施,掏空上市公司,也不管如何管理混乱,经营不善,其控制权往往不会动摇。而股改后,全流通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从“一股独大”逐渐变为相当程度的分散化,各公司的股价分化加剧,这就为市场化收购、兼并和重组创造了条件。有些专家认为,后股权分置时代也是“新兴的并购时代”。

  并购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股改后在二级市场举牌和要约收购将成为并购的主流。并购的目的不同,并购的对象也各异。但一般而言,无论何种性质的并购,都会把下述各类企业作为并购的重点目标:一是经营不善、亏损不断、股价跌跌不休的企业;二是行业的龙头企业;三是价值被明显低估、有巨大潜力的企业;四是拥有品牌、技术或资源优势的企业。

  变化六:股改催生资本市场高效发展

  可以说,股权分置改革本身,就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制度创新。股改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股改启动一年来,交易产品、交易制度和交易方式等方面,都有接二连三的创新,比如权证的推出,在权证交易中T+0回转交易的实施,股改对价和上市公司股东分类表决的推行等。

  在全流通背景下,由于股改破除了制度“瓶颈”,又由于《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解除了制约证券市场创新和发展的“禁令”,使人们对市场的创新有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据悉,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融资融券、指数期货和做空机制,有可能在股改完成后逐步推出。证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差异化机制和其他证券衍生产品等,也可能在以后不断提上创新日程。

  变化七:资本市场将更加“国际化”

  中国资本市场的“同股不同价不同权”,这在国际上是独一无二的,市场机制、发行制度、估值模式等方面也因而极富“中国特色”。

  股改后,由于制度性差异的消除,中国证券市场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发行制度、交易制度、退市制度、信息披露和并购规则,会相应出现重大调整,总的方向是减少“中国特色”,增加“国际惯例”。由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相继引入以及市场机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股市正由半封闭状态变成真正的开放市场。

  目前,股市估值越来越受到境外估值体系的影响,股市的市盈率接近国际上市盈率水平,A股市场的走势与H股互相影响,形成一定的联动。

  变化八: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

  股改后的证券市场,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难会屡见不鲜,现有的许多游戏规则需要修改。这就要求监管层采取新措施,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水平和执法效率,以适应股改后出现的各种变化。

  比如,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就面临新的挑战。全流通后,股价的涨跌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利益直接相关,这会促使大股东奋力提高公司业绩,但也不排除有的大股东会做出逆性选择,在利益的驱使下,凭借其信息优势和控股地位,进行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违法活动。这就需要采取新的监管措施。在股改时不少上市公司对流通股东做出了承诺,有些承诺要在两三年后才兑现,如何对此进行监管,也应有新的安排。

  此外,对市场新的并购重组、产品创新以及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的改变,都需要新的法规配套和完善监管制度。

  总而言之,股改正催生一个全新的证券市场,国内外投资者普遍看好,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但是,股改不是万能的。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不等于资本市场的其他问题一并迎刃而解,况且股改还没有完成。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不少,而后股权分置时代,这些问题还会继续存在:

  其一,证券市场规模太小,层次单一,限制了股市功能的发挥,去年,我国股市流通市值只占GDP8%,整个市值(包括非流通股)占GDP20%多,而世界的平均比例已达90%,发达国家平均高达130%。

  其二,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优质股和潜力股较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05年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说,“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总体不如非上市公司”,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和股票市场制度,还需进行重大改革。

  其三,弄虚作假、挪占资金、操纵股市,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接二连三,涉及面广泛,性质严重,成了损害市场发展的难以消除的毒瘤。

  其四,股市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政策市”的色彩依然明显。

  其五,相关法律法规尚须完善,市场监管有待加强。众所周知,美国证券市场之所以运作规范,效率较高,作用较大,与其严格的监管是分不开的,或者说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强大的监管体系基础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