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新股频道 > 正文
 

中港疏浚暂停上市引起市场思考 是先例还是特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23:1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未来数年内,类似中港疏浚控制人欲整体上市而引发旗下企业私有化将成为普遍现象。

  本报记者 莫 菲 上海报道

  “中港疏浚主动申请IPO暂缓实施所引起市场的思考,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位投行人士对记者说道。

  据本报调查,原定本周二发行的沪市主板IPO第一股——中港疏浚,突然在上周五向证监会提出暂缓发行,其原因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赴港整体上市。

  “自中国资本市场开创以来,几乎没有一家已经过审核,并通过发审会即将IPO的公司主动向

证监会提出暂缓发行申请,因举报信被动暂缓发行的倒有许多。”上述研究人士表示,这是先例,但不是特例。

  “在国家鼓励国有大中型优质企业产业整合的宏观背景下,未来数年内,类似中港疏浚控制人欲整体上市而引发旗下企业私有化(不上市或者退市)事件将成为普遍现象。”上述人士分析。

  优质企业“境外化”?

  “要防止优质企业境外化现象。”北京科技大学白津夫教授在谈到“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应当防止的几个倾向”时表示。

  目前,境外上市筹资的中国企业已达497家,到2005年底,总市值约为4805.96亿美元。

  而同期境内沪深两市A股企业数量为1358家,总市值4180.856亿美元,其中可流通市值约1243.41亿美元。按可流通市值比较,境外市场规模已是国内市场的3.87倍。

  近年来,企业境外上市增势迅猛,2003年中国企业境外新上市(IPO)的数量为48家,筹资金额约70亿美元;2004年增至84家,筹资金额111.51亿美元,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75%。2005年仍势头强劲,仅第二季度就有14家企业分别在境外上市,全年境外上市企业达到69家。虽然数量比上年有所下降,但筹资额约为210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80%。

  “这说明境外上市企业的规模和质量都有所提高。”白津夫认为。

  据调查,目前正准备赴境外上市的企业还有上千家。而这些企业中不乏大中型优质公司。

  A股市场吸引力悖论

  “问题不在于为谋求交建集团整体上市而使中港疏浚服从大局,而是类似交建集团对国家GDP产生影响的大型蓝筹公司,是否能让国内投资者充分分享,成为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一位基金经理分析。交建集团国务院国资委的169家央企之一,注册资本45亿元人民币,拥有35家全资子公司,集团资产总额近700亿元。

  A股市场吸引力在减弱吗?说法似乎不合情理。

  某券商研究员表示:“第一,随着股改的进行,中国资本市场环境和制度正在完善;第二,融资大门重开,可排除因国内资本市场无融资渠道而转投海外上市之说;第三,海外资金不断涌入A股市场购买股票,这些表示A股市场吸引力在不断增加。”

  申万研究所人士分析认为,一家公司选择哪个市场上市,最要紧的是考虑哪个市场对公司的融资规模、成本和未来的发展更为有利。

  从公司层面分析,A股市场的吸引力仍有可待提升之处。

  第一,海外大部分资本市场发行上市的步骤和时间仍比国内短;

  第二,考虑到优质国企未来与国外同行业竞争,争全球定价权或话语权,国企需要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走出去迎接挑战。因此,IPO时直接引入国际投资不失为一策略;

  第三,鉴于海外市场对中国大型资源股的热捧,以及中石化等股票发行经验(中石化A股发行规模117.6亿人民币;H股发行规模约288亿),公司自然会选择香港;

  第四,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中国国企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展开。

  “证监会已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但国资委尚未公布国内上市的国有企业如何做股权激励的相关办法。”某国有上市公司人士表示。

  “从高管个人立场上考虑,他们会倾向于上市后立即可做股权激励的境外资本市场,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优质企业境外上市,给国内投资者证监会应当鼓励优质企业境外上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