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新股发行节奏将视大盘而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 06:16 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楚天金报) 编者按:近日,IPO第一单花落中工国际。有观点认为,股市近日的回调,可看作是对IPO重启的提前反应。眼下,市场极为关注:新股将会以什么速度发行?大盘股何时推出?下文透露的一些信息,值得关注。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 来自证监会5月25日发行工作会议的消息称,证监会将视市场承受力来把握新股发行进程,中工国际作为小盘股投石问路之后,新股发行的后续工作将
不会推进太快。不过,再融资特别是定向发行的工作将快速推进。

  市场资金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分享IPO的大餐。据了解,部分基金已经开始倒仓,准备资金申购新股。虽然这被认为是少数派行动,但财务公司、保险、信托则被认为是紧随其后的重要资金力量。

  发行会议甫一结束,26日至30日,中工国际在京沪深向机构询价。按照证监会的要求,中工国际应压缩发行进程,快速完成首发任务。

  中工国际“中彩”

  “24日,证监会叫我们去拿通知,拿到以后我们自己都感觉比较意外,确实很幸运。”中工国际董秘张春燕言语中仍掩饰不住兴奋。

  据了解,中工国际22日还在补充律师工作报告和保荐机构意见书,至少有4份材料是在当天签字时补办的。证监会的批复也十分神速,最终敲定中工国际为全流通IPO首发的日期即为5月23日。

  对于胜出原因,公司负责投资者关系的人士表示:“一是中工国际业绩优秀,质地优良,北京地区的股改工作也比较得力。第二,适中的盘子是重要的选择因素。”

  事实上,此前大同煤业是呼声最高的IPO首发公司。

  据投行人士称,临时变换,一是源于市场23日、24日的大幅调整,二是大同煤业保荐人联合证券被限制业务,包括暂停其保荐、承销业务等。

  这让大同煤业不得不考虑临时变换保荐机构。但直到22日,大同煤业一位高管表示还未定下主承销商。

  各种因素令证监会最终确定中工国际为IPO首发。

  长盛基金的基金经理指出,管理层已经考虑到重启IPO对市场形成的冲击,因此首家新股选择中小盘股,6000万股所需资金量不是太大。此外,近期大盘出现持续回落,压力已部分得到消化,25日上证指数最终以微小涨幅收盘就说明了市场的承受力。

  资金追逐新股

  众多资金已经在准备申购新股了。

  “上一周仓位下调了20%左右以迎接IPO。”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上海一位基金经理也称,上周已经卖掉了很多涨幅过高的股票,腾出不少资金准备申购新股。

  但易方达基金经理马骏则表示,中工国际发行规模很小,中签率自然较低,因此基金为此倒仓的行为应该不多。但市场并不缺乏资金,准备认购新股的资金更是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追逐无风险收益的资金,如财务公司、保险、信托以及债券型基金等都是新股认购的重要资金来源,这些资金至少在2000亿元左右。

  “只要有好股票,质地优良的公司,资金绝对不存在问题。”马骏非常肯定地表示。

  一些游资也开始准备专门通过申购新股来获取盈利。

  上海某投资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前通过现金申购新股来获利的年收益最高可以到30%,平均也有10%-15%,资金量越大,收益越高。这次IPO开闸之后,公司准备继续用这种途径,已从二级市场上抽离约2000万元,估计以后会更多。如果一级市场的收益足够高,公司还会去融资。

  “一本万利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市场询价的施行,新股认购也并不像以前一样稳赚不赔。”长盛基金公司总经理陈礼华表示,“如何准确定价是对机构的重要考验。”

  证监会动员

  风险的存在,令证监会紧急召集询价机构和保荐机构进行发行总动员。

  与会人士透露,25日召开的会议主要是提醒相关机构要重视已经启动的IPO和再融资项目,并注意其中的发行风险。知情人士指出,证监会认为,由于是全流通背景下发行新股,而且发行方式等各方面都有所变化,因此有必要对新股的发行进行周密的安排和布置。

  当天上午主要是针对IPO询价的要求和安排,由询价机构参加。“证监会就是在为市场询价而一再交代。”一位参会的基金经理说。

  证监会反复要求,必须按照合理测算给出自己的定价,不能非理性炒作,尤其不能没有真实认购意向反而给出一个不合理价格,扰乱正常的询价。

  25日下午的会议针对IPO与再融资,有70多家保荐人参加。据悉,会议主要内容是提醒保荐机构必须重视保荐工作,并注意存在发行失败的风险。因此,建议保荐机构要选择优质公司作为保荐项目,同时也要选择合适时间,而不至于保荐项目发行失败。

  与会人士指出,对于定向发行,管理层明确指出,将尽快推进并加强相关服务。

  上述基金经理认为,“从中透露的信息令我们明确感觉到,证监会在推出第一单之后,并不是将后续的

新股发行工作推得太快,将会看市场的承受力而掌握控制新股发行步伐。同时,因为发行窗口在批准的6个月内有效,因此保荐机构本身也会选择合适的市场时机发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