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机构与股民争抢首只新股 普通投资者可能买不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01:50 北京晨报

  中工国际拟发6000万A股

  昨日,中工国际刊登了首次公开发行6000万股A股的招股意向书,拟于6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IPO第一单亮相的首日,市场反应平静。而在此之前的两个交易日,沪深股指却刚刚连续暴跌,沪指累计最大跌幅达5.7%。

  IPO五月亮相出乎市场意料

  细心的投资者不难看出,伴随着沪指在“五一”前后的飙升,再融资和IPO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先是征求意见稿和正式发行办法的出台,继而是再融资第一单、IPO第一单的先后亮相,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接踵而至,颇有一气呵成之感。尤其是IPO在五月的登台亮相,大出市场意料,因为此前市场一直认为IPO会在六月份才能出台,一时间令上半年显示出的牛市步伐有些凌乱,很难不让投资者怀疑管理层有意利用市场扩容来调控狂奔的股指。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IPO和再融资的提速主要在于停滞一年多之后,积压了大量的待发行企业,因此在IPO、再融资开闸初始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消化历史遗留下来的存量问题,速度较快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是与大盘从狂热回归理智的周期相巧合罢了。

  机构急着腾出仓位抢新股

  据券商研究所的策略分析师预测,在2006年内,再融资规模是300亿元,IPO规模为1000亿元;而今年的资金供给将达到2300亿元,IPO和再融资带来的资金面压力似乎并不可怕。

  但目前的问题是,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尤其是基金的仓位已经很高,部分基金的仓位甚至已接近投资股票的上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挤出效应”的压力不可小视,仓位极高的基金为了摇新、迎接IPO中的优质股,尤其是未来的中国石油、中国银行、神华股份等优质大盘股,需要腾出大量仓位以配置这些优质新资产,这必然会对A股市场的短期走势形成一定压力,可能也是近期部分基金重仓股突然走软的一个重要诱因。

  普通投资者可能买不到

  近期大批机构重仓股的纷纷下跌,显示很多机构都在想办法腾出现金,以备战新股申购。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否值得为申购中工国际而大卖股票,来豪赌一把呢?

  从公司的基本面来看,中工国际主营业务为国际工程承包,核心内容为成套设备与技术出口,本质上是贸易商而不是工程承包商;同时,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苏丹、委内瑞拉这两个政局相对不稳定的国家,盈利能力前景一般,不确定性风险也较大。但由于该股是IPO重启第一单,因此具有一定的题材效应和示范效应,可能会吸引众多的机构参与,却也因此会大大降低新股的中签率。所以,业内人士预计,普通投资者可能申购不到中工国际的新股。另外,如果该股询价定位在15倍市盈率附近,投资者可进行现金申购;如果过高,二级市场极有可能出现高开低走,导致中签投资者得不偿失。

  江苏天鼎 秦洪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