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借读费一年涨十倍的根源在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云力

  在广州,去年还是收三四千元借读费的学校,过了一年就涨了近10倍。不少外来打工者认为,因为没有广州市户口,孩子读书需要缴纳一定借读费可以接受,但一年涨近10倍就“太离谱”了(据《新快报》5月25日报道)。

  借读费一年涨近10倍,不少人感到愤然。借读费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在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由于教育资源过分向城市倾斜,导致许多人愿意把孩子送到城市接受教育。而城市里的教育资源分配也是不均衡的,常向重点学校倾斜,人们自然都愿意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读书。由于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要享用更好的教育,只能多付出成本。于是,诸如借读费这样的收费就产生了。

  这种情况与医疗资源的分配情况大致相仿。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

医院。由此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城市里的大医院门庭若市,而农村小医院由于鲜有人光顾而不断倒闭。不难看出,资源分配的状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资源分配差异过大,就容易导致整个社会生活的扭曲。

  我国在进行资源分配的时候,强调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是,如果从教育、医疗这样的分配情况来看,既谈不上效率也说不上公平。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医疗问题层出不穷即是明证。分配公共资源既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公共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更为合理的分配,以使资源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不是说“公平”就没有“效率”重要。现实情况是,由于过于不公平而抑制了效率。就拿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来看,当一些地方的教育资源占有量,足以吸引所有的孩子去就读,而另外一些地方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少到人都避而远之的时候,反而会造成一些教育资源的闲置,利用率更无从谈起。而且,还会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衍生出更大的社会不公,为社会和谐埋下隐患。

  由于资源分配不公,相关政策也很难落实。在借读费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国家不得不出面治理这一问题。2004年,

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规范收费管理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在城市中小学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其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要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杂费、学费、住宿费和课本费外,一律不得收取借读费、择校费用。”

  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过于不均衡,导致大量教育资源配置落后地区的孩子往城市里挤,这使得一些地方在教育资源总量的限制下,很难去真正落实国家不准收取借读费的规定,一旦缺口放开,本地可能难以承受———这正是广州的理由。此次,广州一些学校的借读费涨近10倍,就是“教育局规定的”,教育局也认为学校收取借读费是合理的。

  因而,借读费问题,从根源上讲是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如果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继续加大,单靠政策取缔借读费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广州借读费一年涨十倍背后的情况,就是最好的说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