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长阴再现调整真的来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 03:00 金融投资报

  编者按:昨日市场再现长阴,其下跌幅度甚至超过了5月16日出现的第一根长阴线,沪市下跌53点,勉强守住千六关口,报收于1604点。5月16日跳水后,大盘在1582点得到支撑展开反弹,由此在日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小双头。由于目前其颈线未破,因此市场对其到底是上升中继形态还是真的头部尚存争议。本栏嘉宾广州万隆认为,本轮牛市的阶段性基础正在改变,第一阶段的主升段已经结束,中期头部将逐渐形成。著名市场人士郭宪认为,如果目前区域堆集的量不断增加,阶段性做顶的概率极大。七月投资认为,市场做头的迹象已非常
明显,但短期还会继续维持高位震荡。

  行情基础改变

  广州万隆

  目前,推动行情上涨的两个因素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首先是股改已经进入到最后收官阶段。从股改完成家数和股改完成市值两者来看,都已经达到70%左右。如果中国石化的股改完成,基本上股改填权效应推动大盘上涨的空间就没有了。另外,并购私有化行情虽然还会继续发展,但是将大部分表现为个股行情,很难形成整体效应,推动大盘大幅度上涨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是全球性资产价格的上涨将会告一段落。5月10日,美联储再次决定加息25个基点,将联储基金利率提高到了5%。另外一方面,国内低利率环境造成的流动性过高也已经为央行所注意,如果不是出于冲击消费和增加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忧虑,升息的步伐也许会更快。利率上涨的趋势加上美元贬值的步伐可能放缓的因素,将使主要货币贬值和流动性过高带来的全球性资产价格上涨告一段落,并直接导致有色金属和房地产类
股票
陷入中期调整。

  随着股改的完成和全球性资产价格上涨的阶段性结束,市场中主要做多力量正在改变。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基本判断,本轮牛市的阶段性基础正在改变,牛市的主力军(大部分股改填权股和并购类股、有色金属、房地产)已经倒下或者将要倒下,牛市第一阶段的主升段已经结束,中期头部将开始形成。

  做顶概率增大

  郭宪

  市场进入了剧烈的高位振荡期,成交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许多机构在大规模调整持仓比例,多空对后市分歧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目前区域堆集的量不断增加,阶段性做顶的概率和风险极大。

  

新股发行政策的微妙改变,对二级市场有些负面作用(眼下股市较热影响好象不大,今后可能会逐渐显现)。其一是改市值配售为资金申购。当二级市场活跃,个股涨停板频频之时,当然短期炒作获利大。可大盘沉寂赚钱不易时,抛掉股票专事新股申购岂不是另外的生钱之道?市值配售可达到稳定持股信心的作用,单纯凭资金申购新股必然产生摇啊摇大军。其二是单一账户申购新股上限大大提高,对大资金、大机构极为有利,腾出的现金可以不断重复申购新股,资金利用效率极高,空仓比例大反而有获利优势。

  现在市场初显调整迹象,如果仍然只有二级市场才能赚钱,也许眼下的振荡将一如前期千三区域的平台整理。但新股扩容闸门打开,谁的赚钱效应大,谁的吸引力就会更大。市场的变数增加,大机构都想脚踩两只船,高位来回振荡也在情理之中。看涨却跌,看跌反涨,大概是高位振荡期走势的特点,应对策略是做滑头:高抛低吸。

  反弹离场为佳

  七月投资

  主流品种全面回落的时候,闲散资金更多的参与到冷门品种当中。这些资金不少都是从主流热点中撤退的资金,资金的动向进一步提示了市场未来运行的方向。短期内市场出现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出现控制不住的下跌,那么场内资金很难顺利离场。撤退总是要有掩护的队伍的,一股脑的后撤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短期之内市场还会继续维持高位的振荡,继续完成派发。

  昨日市场下跌家数数倍于上涨家数,市场正在转入局部弱势阶段。不排除部分品种仍然会继续运作,但是所占比例会明显下降。不少处于上升阶段的品种在原地振荡,拉长了图形来看,目前很多品种的位置大多处于04年年末形成的头部位置,这个位置是需要整理消化的,应该说很多品种将转入波段运行。未来几天个股质地的差异将体现出来强势的品种会很快稳住阵脚逐步回升,弱势品种快速反弹之后会继续下跌。

  市场高位作头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个位置已经出现了两根长阴,预计市场会继续培养持股习惯,逐步麻痹投资者的警惕性,市场短期还会回升,以使投资者认为长阴不过如此。当然在不长的时间内将出现真正的长阴,也就是我们所言的第三刀,这一刀将是断头刀,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借未来的振荡反弹及早离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