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大量资金涌进国内资本市场 现在是IPO最佳契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 00:39 财经时报

  左小蕾

  短期内大量的资金涌进资本市场,除了推高股票价格,不会对股市的基本面有什么积极作用,反而会形成过多的资产价格泡沫。 恢复“优质的新股” IPO的发行,正面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眼下是最佳时机。  

  4月底,资本市场一反一年来的稳健理性常态,突然加速上涨,“五一”节后的上涨幅度更大,几天之间上升100多点,一举突破1500点、1600点,还有一路攀高的架势。我们认为,大盘如此快速上涨对市场的发展并不健康。

  不健康的上涨

  资金推动是这一轮上涨的主要动力。我们观察到,五一节前后平均每天交易量达到500亿元以上,节后第一周周三甚至超过600亿元,周四达到700亿元以上。

  有研究表明,2004年香港股市日交易量超过170-180亿港元的天数屈指可数。今年最活跃的时候只有一两天的交易量超过400亿港元。香港是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香港市场的市值比我们的流通市值大, 200亿港元的日交易量也属罕见。与之相比A股市场近期的交易量可谓天量。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经验,短期内大量的资金涌进资本市场,除了推高股票价格,不会对股市的基本面有什么积极作用,反而会促成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扰乱市场秩序,最后会破坏来之不易的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基础,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过于快速上涨不符合资本市场的规律。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与基本面的变化联系起来,必须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联系起来。

  NASDAQ市场自2001年调整以来,在1000点上下波动达3年之久,直到两年多前,美国经济开始复苏,逐渐攀上2000点。道琼斯指数在10000点水平上下有三年多的时间,也是两年多前开始突破11000点的努力。

  如果NASDAQ的上市公司没有走出发展模式的瓶颈,没有向新的领域突破,不能给市场带来新的投资价值,市场不能形成新的成长预期,资本无利可逐,理性投资者不会轻举妄动,NASDAQ只能低位运行。没有美国从“9·11”以后经济低迷的状态开始复苏,道琼斯指数也很难有动力冲破11000点。

  虽然股权分置的改革使A股市场的制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会立即全面提升,“优质”新股也没有正式恢复发行上市,宏观经济的背景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从投资的角度,资本市场的微观层面和宏观环境,还没有形成赚钱预期的基础,最近连续大幅上涨有违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A股市场需要进一步培养“科学发展观”,逐渐按规律办事会减少风险。

  从初级市场中脱胎换骨

  短期内如此快速上涨,说明A股市场还没有从非理性的初级市场中脱胎换骨。一个成熟的市场会比较理性,应该不论什么时候都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应该对宏观信息的反应敏感,应该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我们观察到,这一轮大涨是普遍上涨,每天800多家公司一起涨,80多家公司涨停。这样不加选择使人感觉似乎带有巨大的盲目性。事实上,整体年报披露业绩并不理想,普遍上涨并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故事的支持。

  从重新估值的角度也没有很好解释800只股票被青睐的理由。我们对31家A+H的股票的市盈率做了比较,除了中兴通讯、青岛啤酒、华能国际、南方航空,马钢、鞍钢等公司的A股和H股的市盈率比较一致,其中有3-4家H股市盈率略高出A股,其余的股票A股市盈率明显高出H股许多,价值和价格的背离已经很大。

  市场近期的行为显得不够理性,突然改变了改革以来培养的“深思熟虑”和理性的审慎。

  特别是最近央行调高贷款利率发出的信号,过度投资仍然是经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经济学家们多预计不排除出台进一步调控措施的可能性。市场似乎完全忽略央行的信号,没有任何理性的调整行为和迹象,好在近几天在国际市场和期货市场的调整,中国股市顺势调整。但此前的走势让人们不禁想起资本市场我行我素,投资行为与宏观经济大环境毫不相关的不理性的年代。

  不失时机恢复IPO

  我们4年的调整,付出了几万亿元的损失,投资者最应该接受的教训是,股市是高风险的市场,盲目追涨杀跌是股市投资的大忌。巨大的代价培养出来的价值投资理念,审慎的理性投资行为,应该成为市场主导。特别是在当前市场还是阵痛以后的恢复阶段,更需要“痛定思痛”,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当然,面对如此巨量的资金,面对投资者如此积极的参与,更好的办法是提供更大更多的投资机会。比如,不失时机地恢复“优质的新股”IPO的发行上市,这样就可以通过积极的手段控制资金流入,避免资金过多制造的泡沫,从基本面的根本上提升市场的整体价值,从而从正面积极地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样,既控制了泡沫的形成,又提供了投资的机会,保护了刚刚恢复的市场信心,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一个多赢的最佳选择。如果能够当机立断,就能抓住了市场发展的最佳契机。

  从去年改革以来,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所有参与主体的行为都更理性更规范。经历了2004年的

宏观调控
证券
市场开始显现宏观经济“晴雨表”的雏形。改革一个旧市场不容易,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更难。我们面对许多新的挑战,不能进两步退一步,更不能完全倒退。市场所有的参与主体应该彻底转换观念,共同创造市场持续的理性繁荣。

  (作者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