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操盘手记:对赌之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09:23 扬子晚报

  频繁换股是投资的一大忌。自己和别人的实际经验、学术性的理论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为什么要频繁换股?解释有很多种。自己觉得主要原因还在于"懒"的心理和"起点决定后果"的逻辑循环。因为懒,所以不做研究,不对投资对象进行跟踪。不研究,还要投资股票,就会去寻找一些"捷径"。比如听一听免费的股评、看看电视里报纸上所谓的专家是怎么看的、问一问周围的人都买些啥。稍稍"好"一点的,还咬咬牙花钱买一两份某某投资咨询公司卖的传真,每天收市了还坐在电脑前对着K线图又画又数的,以为看几
份咨询公司的传真、画几条线数几个浪,就算是做研究了。可是,咨询报告里的观点,常常三两天一变,K线图也像故意捣蛋,根本不听话,忽上忽下变动不已。投资建立在这些"轻浮常变"的理由之上,投资行为于是也变得"轻浮常变"了。

  因为对行业、公司不了解,

股票在眼里不过是一些代码,没什么区别,买卖就很随意。换一只股票,仅仅是敲两下键盘而已。买第一只股票很随意,错了,就赶快换股,对了,就更加觉得随意买卖没什么不对。后面的一系列买卖,于是就"随意"起来。起点的随意,决定了后面的无论改正还是坚持都是随意的。

  其实,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在一段时间内是变化比较小的,趋势的形成和扭转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能把买卖股票的理由,建立在一定时间内变化不大的行业公司基本面之上,就能克服频繁换股的坏习惯。当然,这需要具有一个根本性的理念前提,就是自己确实认为股价能够反映公司基本面。买卖决定于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好转或变坏,在基本面的趋势没有转折之前,在股价没有透支基本面之前,就握股不动,基本面趋势变了,或股价透支了就卖。若自己不觉得股价与基本面有啥关系,非要认为股票就是一个"炒",那就只能继续随意下去了。股价是有人炒才涨起来的,但那些起主导作用的大机构为什么要炒这个股票?只看到"炒"的表面行为,看不到支持"炒"的背后理由,就会容易受伤。

  视炒股为赌博娱乐者,没必要按基本面操作,那样太枯燥乏味。视炒股为长期增值途径者,应该把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走到股价曲线的背后,看报告做分析,安步当车,跟随基本面趋势,缓缓行走。

  周二一跌,有机构开始提出"积极防御",但理由仍是"迎接牛市行情向纵深发展"。矿的概念真是越来越唬人了。研究员"忽然发现"巢东股份有一个大兴奋点--凹凸棒矿(名字挺搞笑,不清楚是啥玩意),凹凸矿每股账面价值就有65元,贴现法算每股也有18元,算上股改收益,每股25元。周二股价才8.2元。研究员这么说,也真有人相信,股价连续涨停就是例证。

  有色股的波动很折磨人。有利润垫底,头儿下令在跌停价加买了江铜。心里觉得不妥,但没说出来。现在有色无论期货还是股票,都已陷入疯狂的"对赌"局面,已无理性可言。既是纯粹的对赌,结果也就很难预料,风险收益同样都极大。自己不参与赌局,但善赌喜赌的人玩游戏,自己却也缺乏充足的理由劝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