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显露QFII踪迹 先来者继续增持新人疯狂建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03:09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刘瑛 王斌 发自上海 此前在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中鲜有露面的一些QFII在2006年一季度显得格外“生猛”。 这些QFII既包括获批资格和额度已经相对较久的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德累斯登银
他们在一季度的共同之处就是突然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名单中。其中马丁可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一季度建仓了10只股票,与2005年第四季度相比,荷兰银行有限公司也将12只新股票纳入了此前完全空白的投资组合。 在二级市场中,目前QFII仍然是仅次于基金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但是两者的投资策略却不尽相同。基金一直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主要是将对上市公司盈利的预测加入估值模型并计算出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苏宁电器(002024.SZ)、贵州茅台(600519.SH)等个股正是因此被基金众兵囤积。而QFII却一向坚持策略投资,主要是寻找一些对于外资来讲稀缺的资源并正在成为外资并购标的的上市公司,或者是根据产业周期提前潜入处于周期低估的行业和公司。 在一季度,策略投资被QFII贯彻得更加明显,从QFII的表现来看,钢铁行业正处在产业周期的低谷之中,花旗金融有限公司和瑞士银行有限公司增持了G鞍钢(000898.SZ),雷曼兄弟国际公司(欧洲)、美林国际、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有限公司进入了G鞍钢(000898.SZ),花旗金融有限公司还开始建仓G邯钢(600001.SH)。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由于很多钢铁股的流通盘都较大,如果只依靠一家基金公司的力量很难拉动股价,而基金方面对钢铁股并未形成合力,所以没有哪家基金会抢先进入一个股价没有上涨空间的行业。而QFII由于没有业绩排名压力,所以可以提前潜入钢铁行业,然后慢慢等待业绩复苏。 港口股也曾出现同样的趋势,由多家QFII 开始增持G 天津港(600717.SH)和G上港(600018.SH)等港口股,很多QFII都是全球共享研究团队,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也被迫向在H股的大连港(2880.HK)看齐。 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依旧被QFII看好,如中金黄金(600489.SH)、山东铝业(600205.SH)、广船国际(600685. SH)、G 龙溪(600592.SH)、G 海螺(600585.SH)等被多家QFII继续持有。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