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信托业的奶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05:45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米格 作为我国金融业四大产业之一的信托业,在理论上绝对是一个朝阳行业,但信托业的发展困境让人不能不思考其方向。 较之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信托公司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它是我国目
但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行业,却在“红火”过一段时间后,失去了自己的业务方向,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少,所管理的资产也在大幅萎缩。在其他三大金融产业看来,这是不能想像的。 来自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59家信托投资公司固有资产683亿元,负债191亿元,所有者权益492亿元;管理的信托财产2259亿元。显然,不论是固有资产还是所管理的资产,信托业都无法跟动辄就过万亿的其他三大金融产业相比。 那么到底是谁动了信托业的奶酪呢? 对此,信托公司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200份”合同的天窗、“5万元”的门槛限制。目前信托产品还不能异地发行,更不能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以间接方式流通。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挤压了信托业的盈利空间,信托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每况愈下。 事实果真如此吗?业内专家指出,信托业之所以在其核心业务———“委托理财”上被其他金融机构远远抛在后面,主要是因为信托业在整体上缺乏前瞻性的规划,具体操作层面的法规政策又比较粗糙。 最致命的是,直到目前,信托公司还没有确立自己的核心盈利模式。据初步测算,信托公司的手续费收入大概为信托业务额的1%左右,单独管理的信托业务甚至更低。按1%计算,100亿元的信托业务额才有1亿元的收入,而现在信托公司平均信托业务额仅为25亿元左右。这表明,专门从事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如果只做信托业务,连维持生存都是一件难事,就更别奢求所谓的发展大计了。 由此看来,信托业之所以陷入困境,并非是其他金融机构动了它的奶酪,而是自身的“缺陷”所致。因此,信托业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尽快确立自己的核心盈利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以产业投资基金(信托)为主导,自有资金直接投资为辅助的盈利模式,必将成为信托公司或者信托业的专属性的核心盈利模式。 与此同时,信托公司还需要把委托理财资金交给银行托管,以便从根本上堵住“违规操作”的漏洞,在此基础上落实分别核算、单独计账、封闭运行,即如何在内部建立自律的制度约束,同时在外部又有严格的监管,并将监管要求深深地内化到公司的行动中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