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千四,到顶了还是新起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11:13 扬子晚报

  去年12月以来,在有色金属和地产股的带领下,两市股指一路上扬。沪指仅在千三稍作停留后,又加速上攻,已连续五周收阳,昨日又以240亿天量“偷袭”了千四,累计涨幅约30%,而深指更是创出了两年的新高,升幅超过40%。但是近期股市再现“二八”现象,“赚了指数不赚钱”使多数投资者感到迷惘,在沪市又到重要点位千四关口,究竟是走是留?分析机构开始了多空大辩论。

  多方

  理由一:均线系统构成支撑

  北京首证

  从股指运行看,两市综指周四虽出现较明显的反复,但均线系统多头上行仍构成十分有力的层层支撑,而成交量再创新高无疑也表明市场参与热情已进一步高涨,且天量之后往往会有天价,也就是说,尽管“阴抱阳”的日线组合预示短线仍存反复,但强势上攻格局很可能仍将延续。蓝筹龙头板块很可能仍将成为近日市场继续强势上攻的有生力量。

  理由二:股改未完行情不止

  汇正财经

  这波行情是政策性的,应该多从政策的角度来解读。股改大戏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到最后收尾就没有最后成功,现在行情多与空的争夺完全取决于政策的走向。由于使命没有完成,行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周四盘中三次跳水被收回就是一个例证。股改接近大功告成时,它自然就会跌,而且跌幅不会小。只有做到千四甚至千五以上,大家才相信牛市的到来,大家才奋不顾身地跳进股海,那时什么股改什么再融资还有什么什么利空等等,都是小儿科了,谁说融资是利空都遭人嘲笑和白眼,那主力的使命就完成了,股指就会下跌了,从逆反角度来分析,是不是这个理?主力可比一般看得远得多。

  理由三:资金充裕人气旺

  金美林投资

  尽管在1400点关口多空分歧日益加重,而个股业绩风险也开始显现,但由于指标股和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强势板块继续保持做多能量,同时市场资金充裕、人气旺盛,而随着4月底的临近,年报、季报风险也会告一段落,后市大盘仍有进一步上攻潜力。低价超跌股值得关注。

  理由四:短期调整修复指标

  安徽新兴袁立

  上升通道上轨的反复压力迫使股指在通道内作整理,周四大盘的调整,不仅有利于短期技术指标的修复和人气的重新集聚,也可以通过回档整固进一步确立大盘沿通道运行的基本趋势。而短期股指运行的下轨已移至沪指1350点上方,将会对短期市场运行起支撑作用。大盘短期回档空间仍有限,强势股仍具有较多的机会。

  空方

  理由一:有色板块升幅巨大

  金通证券

  多方在有色金属板块囤积了大量资金,但即使是这样疯狂的走势,仍然可以看到大盘在千四关口的走势是十分滞重,因此可以基本判断大盘头部为期不远了。1420作为2001年和2004年行情高点连线的反压线是我们多次指出的重要压力区域,距离目前的点位相差不过20个点。可以基本肯定说,1420点附近将是今年上半年头部区域,构筑复合性的头部可能最大。对于投资者的操作而言,依旧要采取反弹减仓的策略,当然短线还可以轻仓追逐市场热点。

  理由二:指标股护盘难延续

  江南证券

  从技术形态而言,由于短期上升速率过快,加上多重指标的顶背离,均对市场构成压力。目前市场仅靠个别指标股的护盘来维持强势格局,很难大幅向上拓展空间,同时盘中赚钱效应开始弱化,市场分歧明显,加上长假等心理因素影响,大盘调整压力逐渐加大,预计股指在挑战1400点的过程中,盘中震荡将进一步加剧,投资者应提高警惕。

  理由三:跌停个股增加调整压力大

  申银万国

  下跌股明显超过上涨股的情况已是连续三日出现,并且在这一轮上涨过程中跌停个股第一次明显增加,说明市场正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也表明大多数个股内在回调压力较大,从大盘来看,两市继续维持上行趋势,但多空争斗趋于激烈,同时过于陡峭的上行趋势也酝酿着短线的大幅震荡,策略上有必要加以防范,宜减轻仓位并择机调整持筹结构。

  理由四:千四非短线做多理想点位

  广发证券

  指数冲击完千四点后将会出现多方主导的市场转变为多空相持甚至空方主导的格局,从指数走势和盘面上看,这种转换趋势的可能性正在加大,虽然指数不至于出现连续大跌走势,更多的可能是先在千四附近维持短期的震荡格局。千四上方已不再是中短线做多的理想点位,稳健的投资者应该以观望为主,耐心等待大盘调整一段时间都择机介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