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论坛扩容 成员国增至28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04:3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博鳌论坛影响超出亚洲将改标志

  □特派记者禹刚商文

  博鳌报道

  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昨日下午向记者透露,新西兰和以色列已获得理事会和会员大会审议通过,成为创始成员国,而论坛的成员国由此增至28个。

  由于博鳌亚洲论坛影响已经超出了亚洲地区,包括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的非亚洲国家,龙永图表示,将修改论坛标志(Lo-go),以涵盖两国所在的南太平洋地区。

  为何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力在短短几年内会如此扩大,参会代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告诉《上海证券报》,“博鳌论坛很有自己的特色,能够把官方、企业以及民间的声音集合起来。”

  年会吸引了39个国家和地区的850名嘉宾

  由于博鳌论坛的这个特点,亚洲

开发银行从第一届年会就大力给予支持,并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汤敏透露,“周六下午三点,我们将和博鳌亚洲论坛签订一份合作备忘录。”

  “此外,论坛的设计也符合各界需求,参会的各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满足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每个人来都会有收获”,汤敏认为这是博鳌亚洲论坛能在国际众多组织和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两个重要原因。

  来自哈尔滨的王洪亮就向《上海证券报》介绍了他的收获。“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博鳌论坛,其实去年一结束,我就下决心,今后只要有机会我会每年都来。”

  王洪亮是在东北颇有影响力的三七盛世集团董事长,他表示,参加博鳌论坛,“交朋友、学习、提升,这是我的三个收获。”

  一组数字可以看出博鳌亚洲论坛通过自己的独特魅力创造出来的影响力,据记者了解,今年年会吸引了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的850名嘉宾参会,106家媒体的440名记者报道会议。而参会嘉宾中,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副部长级官员40人,参会代表的3/4来自企业界。

  龙永图还向记者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论坛年会更趋务实,企业界代表增多,更加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汽车工业、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国际

能源走势、IT产业以及国企如何创新等,“都是应企业界代表强烈要求而设立的热点议题呢。”

  而作为一个影响力日益增长的非官方论坛,对亚洲意味着什么,又将带来什么?汤敏认为,“对亚太国家的合作,博鳌论坛是一个难得的平台和渠道,能让各国了解,共赢才是目标。”

  他表示,亚洲国家由于屡次战乱造成国与国信任度下降,同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整合困难,“从国家合作角度而言,亚洲不如欧洲、美洲甚至非洲”,但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家间合作的需求剧增,而博鳌亚洲论坛则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广泛的平台。

  博鳌论坛必须满足更多更新需求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龙永图也强调,在亚洲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不断出现的新机会,不管有多少分歧和困难,不管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发生多大变化,在困难中寻求共赢,在分歧中寻求共赢,“这是论坛的基础性的东西。”

  “所以我们希望,博鳌论坛自身也能不断创新,要想继续扩大影响力,吸引政要和企业家,就必须满足更多更新的需求”,对博鳌亚洲论坛的发展,汤敏给予了鼓励和建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