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股市新增资金有望超1200亿 可满足三大资金需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 13:3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完全可以满足股改限制流通股份的流通、IPO、再融资三大资金需求

  □本报记者 李剑锋

  “2006年中国股市的资金供给至少在1200亿以上,足以应付可能产生的资金需求。这也是我们对今年市场比较乐观的主要依据”,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谢建军昨日称。

  谢建军是在国泰君安召开的2006年春季股市投资策略研讨会上代表公司做上述表示的。国泰君安认为,今年股市的资金需求主要来自于股改限制流通股份的流通、IPO和再融资等三大方面,总量约为1187亿元。

  首先,股改限制流通股流通需要资金579亿元。根据证监会《关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以及股改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持有期承诺的约定,国泰君安通过加总个案后发现,2006年股改公司全流通解冻股的最大理论释放量为579亿元,而初期的6、7月份,市场不会受到任何实质的资金压力。

  其次,IPO大约需要资金380亿元。从中小板看,预期2006年每月筹资额在20亿元左右,全年总筹资额大约140亿元。通过比较以往筹资数据,国泰君安发现IPO筹资与市场态势高度相关,考虑到今年是股市变革的全流通元年,市场尚处于恢复阶段,估计筹资速率将接近2002年和2003年股市震荡下挫或反弹修复时的速度,按半年计算,2006年主板筹资应在240亿元左右。

  第三,再融资需要资金228亿元左右。从2006年所处市场形势推断,如果市场正常自由波动,全年再融资与IPO筹资比例应在1.2比1左右,但结合只有完成股改公司才能进行再融资的判断,再融资会受到较大抑制,以正常情况下的一半水平计算,约为228亿元。

  国泰君安认为,2006年股市增量资金将来自于新设开放式基金、券商自营和资产管理资金、保险资金、QFII、社会增量资金等多方面,同时考虑到

企业年金制度顺利推进、融资融券信用交易得到初步试点,全年资金供给约在1200亿元至1500亿元之间。

  “我们仔细考虑了可能新增资金的途径和量能,归总后发现,今年股市的资金供给可以满足资金需求。而今年的市场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回归的市场,也是一个资金推动的市场,一旦股市财富效应产生,其所带来的增量资金将大大超过我们上面的保守估算”。谢建军表示。

  国泰君安同时表示,重工业化和“十一五”规划触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资本市场金融制度和产品创新,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升值趋势,国内流动性的宽裕和内资对股市的觉醒,外资流入管制放松、渠道增加和全球资本超额流动性涌入,将成为推动股市上涨的六大动力。国泰君安建议投资者提高
股票
配置比例,在具体行业选择上可重点关注第三产业,尤其是和居民生活、消费直接相关的产业。

  2006年股市资金需求测算

  资金需求分类    2006年(亿元)  2005年(亿元)

  限制性流通股流通  579        0

  中小板IPO     140        29

  主板IPO      240        28.6

  再融资       228        266.7

  总计       1187        324.3

  2006年资金供给测算

  资金供给分类    新增资金(亿元)

  开放式股票基金    130

  开放式平衡基金    20

  开放式指数基金    150

  券商自营和资管    100

  保险         100

  QFII         150

  社保与企业年金    150

  融资融券信用交易   100-200

  社会增量       300-500

  总计         1200-1500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