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精简要避免回流和下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 02:3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王平 从中央提出地方党委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副书记职数以来,省级党委领导班子职数配备一直是热点话题。据《?望新闻周刊》报道,目前已有河北、安徽、福建、宁夏、海南等省区党委副书记职数减少到三人,"一正三副"的模式逐步形成。"一正三副"模式为省级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提供了一个思路。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和政
而且,市场经济最注重成本和效率两大因素,机构臃肿与这两者背道而驰。政府只有精简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前,机构臃肿问题所导致的高成本和低效率依然十分严重。全国政协委员任玉岭提案中有这样一组数据: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而且还在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 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给出的数据更加令人触目惊心:2004年,中国至少有公车400万辆,公车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元,全国一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干部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也达3000亿元。仅此三项,加起来就是9000多亿元,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30%。这就意味着,财政的近三分之一由于被消耗掉而未能用于公共开支。 机构臃肿导致的必然结果是行政效率不高。由于人浮于事,扯皮推诿现象严重,政府的效率很难提高。而且,由于机构臃肿,多头管理,更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且失误后难以追究具体责任人。由此滋生出大量的"三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干部。据《学习时报》提供的数据,"七五"到"九五"期间,中国的失误率高达30%,资金浪费大约4000--5000亿元,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5%左右。 机构精简之后,权力的运用更为集中,责任更加明确,每一位直接领导者都必须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这迫使他们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就能大大减少。同时,由于人员减少,权责明晰,权力寻租的空间就大大减小,有利于廉政建设。 而且,精简机构能使政府的公共性得以更充分的体现。政府的公共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价值选择,财政的三分之一被消耗掉的现象,说明政府的公共性特点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政府价值的公共性要想体现出来,政府就必须降低非正常运行成本,最大限度得满足公共需要,即政府的一切活动,皆以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一旦政府的公共性得以充分体现,就将赢得公众的信赖,而公众的支持,又会反过来提高政府运行的效率,降低政府运行的成本,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得更加和谐与稳定。 需要强调的是,精简机构要避免两种现象。其一,被精简人员"回流"现象。过去,曾经实施过几次大的精简机构行动,但由于精简不彻底,导致人员越精简越多。其二,将精简人员向下赶的"下移"现象。即省级被精简人员到地市,地市被精简人员到县、乡镇的情况。 如果这两种现象避免不了,就可能导致出一些很极端的例子。比如,去年1月,原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蒋定之在一次会议上提到:"在苏北的一个乡镇,正副镇长和党委书记有50多人!……推进乡镇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不能再迟缓了。"报道中特别提到:这个乡镇的例子,似乎并没有让在场的人事局长、处长感到惊讶。可见,精简人员已是何等迫切的问题! 省级党委领导班子推行"一正三副"模式是一个好的开始,这种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