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股改棋过中盘 仍需保持清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05:44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姚毅

  随着本周第28批股改公司的推出,两市进入股改程序的A股公司已达809家,占A股公司的60.19%,其市值合计已达总市值的67.24%;其中已实施股改方案的公司为548家,占A股公司的40.50%,市值合计占A股公司的43.62%。

  从去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股改这项艰巨工程已取得巨大成绩,可以说成功在望。但古谚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股改正进入一个“深水区”,要想圆满顺利完成这一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还有很多艰苦工作要做。可以说,在攻坚阶段尚不可过早盲目乐观。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目前尚未进入股改程序的A股公司共计有544家,其中包括ST类公司93家。到目前为止,ST类公司进入股改程序的只有19家。一位券商保荐人表示,部分ST类公司净资产值早已是负值,多数都背负着巨额担保等或有负债,其股改需要与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同步推进方可,否则其股改对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而言就没什么实质意义。而ST类公司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又非常复杂,需要地方政府、大股东、上市公司、债权银行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方可顺利推进,这也是ST公司股改一直相对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江苏天鼎投资的资深分析师秦洪也表示,股改越往后推移,越需要有攻坚的打算,股改“困难户”、“钉子户”都将会逐渐浮出水面。部分持续亏损且资产质量相对恶劣的ST类上市公司对股改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没有资本愿意施以援手注入资产完成股改的话,此类公司中必将会产生很多股改“钉子户”。他呼吁相关各方应积极为困难公司在剥离

不良资产、清理资产黑洞、转让壳资源等方面创造条件,为困难公司股改扫清障碍。而随着困难公司股改的全面推进,国内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也必将会得到全面提升。

  股改周年之际,在实践中新出现的一些程序性问题也需要管理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例如,非流通大股东触发追送对价承诺后如何尽快顺利实施?非流通股大股东持有的公司流通股是否应无条件放弃股改分类表决权等等。

  此外,随着首批试点公司限售流通股锁定期即将到期,如何才能有效监管原非流通股股份的交易,防止少数大股东通过各种方式违约套现,维护市场稳定,保护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都需要管理层出台政策规范。中国银河证券研究员孟京表示,这些股份进入二级市场将会对市场走势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尚不敢断言。据悉,目前有部分原非流通股股东希望将自己手中的限售流通股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出售,但在公司股份已实现全流通的条件下如何继续协议转让股份,也有待规则明确。

  有消息称,今后交易所将不再每周一次成批推出股改公司名单,而是改为由公司自己决定推出的具体时间等,成熟一家推出一家。对此,有投资者表示,少数上市公司对股改并不积极,每周由交易所主导集中推出股改公司名单客观上起到一种督促上市公司尽快推出股改方案的作用,也符合

证监会在《通知》中提出的“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原则;如果改由上市公司自己主导推出,是否会导致出现“零打碎敲”的现象,放慢股改的整体进程,尚有待仔细考虑。

  率先倡导股改的李振宁博士表示,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脱胎换骨的一场革命,集中了全市场的智慧。国务院日前公布的《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要求,今年内要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目前股权分置的坚冰正在融化,改革成功大局已定,市场正对其作出积极反应。但在股改已棋过中盘之际,各方仍需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股改工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平稳实现“新老划断”,平稳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股改圆满成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