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博客] 处置效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01:1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作者为银河基金市场营销总监 李国旺 经过近两个月的高位盘整和震荡,上证综指终于在4月3日突破了箱顶压力,创出了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新是在基金不断被赎回的压力下出现的,这表明有新资金已全面介入到A股市场。
2002年上证所关于《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课题研究表明,处置效应即卖出盈利的股票(基金)持有亏损的股票(基金)的行为在A股投资者中表现特别明显,当前这种投资行为拉长了熊市向牛市过渡期内盘整和震荡的时间,因为投资者无论是投资基金或股票,处置效应现象普遍存在。股改是制度创新,由于处置效应的作用,制度创新为新资金入场提供了一种机会,即可以方便买进因基金持有人赎回、基金经理被动抛出的股票。 由此可见,A股市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行为理论精确解释了当前股市的形势,即在股市由熊市向牛市过渡的阶段。两年前投资基金和股票的投资者正在退场或寻找机会退场,但他们的退场却为股市改革产生的机会所吸引的新投资者创造了入场机会。股改这种制度创新带来市场价值结构的变化,市场价值结构的变化带来境内外投资者心态的变化,同时引进了新的资金入场,形成了新行情。 目前市场演化到这一步,应该是各方意志以及市场本身惯性力量的交集,这种趋势已经逐步形成,熊市向牛市过渡的态势开始确立,投资者如何形成正确的思维并树立新的投资理念,充分抓住市场机遇呢?今年的A股市场仍然处于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新价值标杆处于确立阶段之中,投资者虽然无法确定整个股市价值参考点,但是可以依据上市公司送配情况测算具体股票的短期投机价值。 当前A股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和当前的"新盈利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大强化了A股市场投资者的短线操作行为,市场行情波动过于频繁。由于A股市场持续5年的过度下跌累积不少"价值能量",在以股改为导向的制度再造过程中,境内外股市的比价效应和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吸引了以QFII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持续不断地进入A股市场,前赴后继地为A股市场补充新鲜能量。 出于对QFII研究力量、运作水平的"信任",本身具有强烈从众行为的内地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在政策不断宽松的环境中,由于处置效应没有迫使市场出现深度回调,经过近两个月的观望和徘徊,终于对熊市思维进行了调整,并开始转化为股市上升行情的催化力量。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