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华源制药财务造假悬疑 内部问题何以被外部举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15:5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沈玮 上海报道

  3月31日,华源制药(资讯 行情 论坛)因为媒体的曝光而深陷“财务造假”危机,并于当日下午紧急停牌。截至4月7日,澄清公告一直未出。在华源集团的重组过程中,嫡系上市公司爆出这样的丑闻再次将华源集团推向风口浪尖。

  “内部问题”曝光

  4月5日,华源制药董事会办公室对记者表示,书面报告已经交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审核。如果通过的话,澄清公告就会发出。

  “正在走内部程序,(报告)内容很多,不方便透露。”该人士表示。

  一位长期关注华源制药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业内对于华源制药的利润早有怀疑,觉得其盈利水平不可能达到报表上的数字。“它有什么产品,这些产品盈利如何,业内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我们一直是怀疑的。”

  但他也承认,这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并不是个别现象。

  华源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华源制药的财务问题源于去年年中财政部对华源集团的例行检查。2005年6月,财政部进行“2004年会计信息真实度检查”,检查主要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但华源集团也位列其中。

  “当时的调查结果已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违规操作,但由于华源是大型央企,所以财政部当时就和国资委方面交换了意见,并没有马上公布。”知情人士透露。

  事实上,2005年底,华源制药已经针对财政专项检查结果给出一份解释性报告,并提交给华源集团。报告主要内容是对2001年-2004年公司的净利润情况、安徽金寨华源土地出让金、相关资产置换等存在财务造假嫌疑的三大问题进行辩解。

  而这场审计一结束,就相当于对华源集团有了一个结论,今后的担子都要由华润方面负起来。所以,华润方面的审计格外细致和深入。

  “华润方面的审计工作是做得最细的,每个工厂的报告都是一大本,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知情人士指出,华源系的相关问题本来处于隐秘状态,而此次华源制药造假被放大于媒体。

  “那现在就不是简单的经营问题了,已经涉及到法律层面了。”知情人士表示。

  他还透露,华源集团的问题不止财务手段造假、虚增利润。 “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会有更严重的问题暴露出来。比如大股东占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源系上市公司中,华源制药的资产规模远逊于其他,是最小的一块。

  微妙的现状

  华源集团内部人士认为,财政部对华源集团进行的财务审计已超过半年,结果是在内部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是华源集团重组的关键时期。审计组内部人士透露,华润方面派出了庞大的审计队伍,希望尽职报告能够在4月底完成,并在5月初拟订初步的重组方案。

  此前,华润一直处在对华源的托管阶段,尚未真正进入股权重组。

  此事曝光之前,华源集团的重组一直在艰难推进。一方面,鼎晖收购小股东的股权已经如约启动。

  了解此事的人士透露,目前超过一半的小股东已经和鼎晖签定了股权转让协议,但尚未正式过户。

  4月6日,鼎晖投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华源这个事,主要还是华润方面在做,我们只是配合。”

  “316会谈”之后,华润方面已经争取到了

银监会的支持,和华源的债权银行达成协议,华润先注资2亿-3亿元将债务的利息还掉,本金延后再还。这也是华润参与重组之后,唯一一笔真正注入华源的资金。

  “这件事情总归有些影响。”华源内部人士表示,由于重组的最终价格尚未确定,所以在此事暴露出来以后无疑会影响以后的要价。

  另一方面在上药集团的股权比例中,拥有上药集团另外60%股权的上海华谊集团和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均是上海国资委的控股企业。

  “当初华源重组上药集团时,是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拿到上药集团40%的股权。”知情人士表示,上海国资委一直对上药的归属非常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