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三月“变脸” 调控何去何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05:45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徐寿松 眼下,北京的房价大涨、广州的房价高涨,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和价格也在双双上扬,还有南京、杭州,或房价走高、或投资重现。如何看待楼市三月“变脸”?房地产调控何去何从?
上海官方网站“网上房地产”统计显示,3月份最后一周,上海住宅类(包括动迁类、别墅类、公寓类)商品房均价达9457元/平方米,价格环比上涨15%。其中公寓类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0744元/平方米,近6个月来首次突破万元关口。尽管这与高价楼盘的集中上市有关,未必是整体房价的普涨趋势,但这已影响到二手房价,譬如浦东一些楼盘的二手房价就跟风上涨千元。 当此状况,楼市调控何处去?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也认为,在出口压力、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专家尹中立分析,之所以出现金融、政策方面的转变,是因为房地产交易持续降温,对银行业和已经过剩的建材等行业不是好事。 不过,尹中立也提醒,如果房地产业在“降温”不久后又重新升温,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繁荣,但长期来看有产生更多泡沫的隐忧。 毕竟,供求基本面没有大的改变。 央行发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截至12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83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4%。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也在《重视房屋潜在过剩的矛盾》的报告中指出,2005年全国房地产购置土地面积中,有一半以上,即近1.7亿平方米的土地未完成开发;去年前11个月全国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大幅降至19%以下,而同期的住宅空置面积占商品房空置面积的55.3%,住宅成为空置主体。未开发土地比重增大、商品房竣工率下降和空置面积增长,这三个信息“碰头”则表明:房屋潜在过剩风险出现。 以上海为例,截至4月6日,累积可售住宅1492.8万平方米。2005年已取得预售证、但未开盘的楼盘尚有80个左右,预计今年商品房供应量可达5000万平方米,而去年全年的销售总量不足2000万平方米。在1992至1998年上海楼市最低迷时,空置房最高也只有1200万平方米,如今的待售房压力可见一斑。汉宇地产的分析师范伟国指出,除此之外,投资者手中还有大量的空置房,仅2003年、2004年两年合计可达1700万平方米,这些房子随时可能被抛向市场。 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与高位运行的房价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3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房地产金融安全评估报告》认为,根据中国2005年城市户均收入在1.5万至1.7万元计算,如果购买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可能房价收入比在13∶1。这就意味着城市居民中,至少70%没有购买新房的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在《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中,国家发改委既提出“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鼓励居民适时适度消费”,也强调将着力调整供应结构,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 政府既需要楼市对拉动内需的合理贡献,又要保持房地产部门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健康、有序,这就决定了2006年的楼市延续宏观调控的主线仍将不会改变,调控很可能将在调整结构与关注供求的市场跷跷板上“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