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商业银行须彻底变革应对考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06:13 中国证券报

  本报实习记者 谢隽 深圳报道

  在日前举行的2006年(银行)首席经济师论坛上,海内外金融业专家探讨了中国经济运行状态、金融市场改革方向及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等问题,并取得了一些共识。

  商业银行直面五大考验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从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规律和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变化趋势来看,商业银行面临严峻挑战。

  第一个考验是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加速暴露。过去一些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经凸现,这将直接导致企业利润下跌、成本增加,最终导致企业亏损。从中长期来看,产能过剩的持续释放对银行的运营冲击极大。

  第二个考验是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日趋突出,存贷差持续扩大。从1995年的三千多亿快速增长到今年二月份的十万亿,目前银行每吸收100元的存款只有53元转向贷款。流动性过剩持续存在,不仅会在调控上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下降,还将加剧银行之间的非理性竞争。

  第三个考验是近两年个人消费信贷增长的态势发生逆转,转向疲软的趋势。“2005年的储蓄存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8.1%,但消费信贷同比少增了2300亿。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央行的调查显示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持续下滑,近期买房买车的意愿创下新低”。

  第四个考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和

汇率改革让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的市场风险。

  第五个考验是中国银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一些国有银行上市之后市场竞争能力大幅加强,外资银行大举拼抢中国高端客户、零售业务、信用卡和个人

理财等业务,使银行业竞争白热化。

  马蔚华表示,面对这五大挑战,国内银行业唯一的出路是加快变革的力度。这种变革要达到“颠覆”的程度,彻底摒弃旧的传统理念。

  如何推进混业经营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银行混业经营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银行混业经营后有了不同的业务,这些领域可能有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性,因此混业经营不一定带来很高的风险。在全能银行的结构下面,还比较容易优化业务结构”。

  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詹向阳在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时,强调还要处理好四个问题。

  “国家要考虑试点的面和效应”,詹向阳认为,对国内经济影响最大的国有银行没有开始综合经营的试点,应该把这些大银行身上的“捆绑”松一松。

  “现在银行业和其他金融业在产品上都有市场单一的特点,相互之间具有隔绝性,这是中国混业经营的主要制约。国内金融业要推进综合化经营,不仅取决于主观意愿,更主要的是取决于跨货币市场、跨资本市场、跨债券市场、跨基金市场等多市场的融合性产品和创新能力。”

  “实现金融监管的无缝链接也是推进综合经营的关键。目前金融监管的框架是,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三会独立各负其责。要使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有序进行,防范风险,这三方监管一定要无缝链接。”

  她最后提到了打造金融产业链。现在国内银行业的经营范围和市场定位基本相同,都存在着对大项目、大企业、城市工商业的偏好。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分层次的金融服务,创造一个多元化满足多层次要求的服务体系,是当前金融业要注意的问题。

  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在分析宏观经济运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时称,需要观察几个因素:首先是投资规模能不能得到控制;第二是银行坏账会不会出现明显反弹。目前来看短期内出现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不大;第三是劳动力市场的走势。现在高端和低端都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劳动力成本正在提高,今年会不会持续上升?第四是通货膨胀。从全局来看,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对宏观经济有一定的压力;最后是

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他认为人民币肯定是要不断升值,但今后一段时间内大幅升值的可能性比较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