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治理显露新迹象 赚善钱才是生存之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06:13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夏丽华 昨天,健桥证券被宣布行政清理后正式进入债权登记程序。与此前被处置的风险券商不同,健桥证券创造了一个不曾挪用保证金、不存在未兑付个人委托理财业务问题却被托管的先例,这被业界视为券商综合治理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从健桥自身的经营历史来看,由于存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混乱等问题,它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事出有因”。不过,在整个券业刚刚走出低谷之际,健桥却退出了市场。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是有关各方主动选择的结果。 做出这样的判断,理由很多。比如,“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今年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项工作将会受到各地政府以及监管部门等各方主体的重视,协调力度也会加大。又如,按照今年基本完成券商综合治理的目标,风险券商的处置无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置手段将逐步升级。还有,随着券商业务实施牌照管理的条件逐步具备,券商分化势必提速,像健桥这样人才缺乏、资源稀少的券商,将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因此,选择主动地退出越来越容易取得各方的共识。健桥案例于是成为了这样的一个“标本”:没有挪用保证金、不存在未兑付个人债权,甚至没有资不抵债,只是流动资金困难、难以正常运营下去,这样的券商也可能被风险处置。业内人士判断,健桥案例不会仅是个案,加大处置劣质券商力度的信号已经非常清晰。 与退出市场相比,券商成功重组是各方更愿意看到的结果。在这方面,近期也出现了新迹象。 比如,监管部门在多个公开场合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综合治理期间,将不再批准外资入股。但最近还是传出消息,由建银投资为重组方、交通银行和汇丰为战略投资者的湘财证券重组方案已基本得到股东和重组方的认可。 当然,这并不一定表示管理层改变了主意。业内人士认为,综合治理期间停止外资入股券商,并不排斥有引资打算的一些券商先做好前期的价格谈判等基础工作,等到综合治理结束后,这些通过引进外资进行风险重组的券商就可能比一般意义上的外资入股券商先拿到“通行证”。由此看来,只要有利于推进行业发展,具体做法是可以探索的。毕竟,综合治理的初衷是区别对待、治病救人。 监管部门有关人士曾表示:“只有那些以专业能力赚取合理、合法、合规的‘善钱’的公司,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最终生存下来成为市场的主流。”相信在综合治理过程中,不管是退出市场还是通过重组获得重生的券商,都将给后来者以警示:赚取“善钱”,才是生存之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