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 > 正文
 

今天下午4:30建设银行上市后首份年报将亮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02:0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今天下午4:3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首家上市的中国建设银行将在香港公布年报,这也是四大行的首份上市后的年报。历时数载、至今仍在进行当中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将交出第一份考卷。

  四大行的股改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的核心战役,伴随始终的是摸索、创新、挫折、质疑、斗争、压力、调整、突破、……是任何改革都能遇到的困难与收获。四大行的改革成
败,直接关系到中国金融乃至中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从最初的剥离不良资产,财务重组、国际标准的审计,到更深入进行的流程再造、减员增效、重构业务模式,从引发质变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到变资产约束为资本约束的观念之变,作为在这一进程中先行一步的建行,提供的是一个可资借鉴、可供解剖的样本和标本。

  经营业绩和数据的变化是表象,经营观念和模式的改变才是内因。我们将刊发一组反映建行从改革之初至今所经历的种种变化的稿件,以供参考借鉴。首篇推出的是对建行上市前的回顾,帮助读者了解建行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去年10月27日的。

  今日对于建行,是公布外界已经预见到的闪亮数据,也是意气风发地宣布若干改革成绩、翻开历史新篇章的一天。但中国金融业的改革远未到庆功之时。今日对于身处四大行改革、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中国金融系统改革中所有的改革者而言,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未来路漫漫。

  建行上市回放一郭树清临危受命建行上市火线加速

  记者 禹刚

  就在几周前,记者见到郭树清时,他还半开玩笑地说:"工资是涨了,不过干董事长比以前干局长累多了。"这个局长,说的是他上一个职务: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临危受命接掌建行

  从局长一步跨到董事长,留给郭树清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天。

  2005年3月14日,时任建行董事长的张恩照传出卷入美国一起司法诉讼;16日,建行董事会接受张恩照辞呈;次日,郭树清就临危受命担任建行党委书记并随后就任建行董事长。

  而此时的建行,正受到全球媒体的强烈关注。作为四大行中资产质量较好者之一,建行股改上市被寄予厚望,但上市之路已经启动了的建行,却忽然有了"脱轨"的危险。

  早在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决定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为其补充资本金,以加快中行、建行的上市步伐。而在更早的1998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充实资本金;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背走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万亿元不良资产。

  建行的股改上市几乎可以说是一场"只许胜、不许败"的战役,而突然换帅,外界质疑之声四起。作为经济学家和中央银行官员的郭树清,颇有建树,得到业界认可,但作为一名掌管商业银行的银行家,业界尚不敢早下结论,投资者更是心有狐疑。

  成功上市海内外瞩目

  郭树清再次让业界折服。从上任到带领建行上市,郭树清只花了216天。

  风险内控、系统建设、服务质量、产品创新、机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以及案件防范等等,这几乎就是郭树清这200多天的全部工作重点。坚毅果断、独立思考、严肃但却平易近人,这是建行人在短短200多天里接触到的新董事长,他们后来逐渐信服,这也是一名有远见的"船长"。

  2005年10月27日,建行成功在香港发售近90亿美元的股票,这是4年来全球最大的股票发行,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也是迄今为止境内企业在海外最大的IPO。建行发行价达到了账面价值的1.98倍,与汇丰控股和渣打集团等国际金融机构处于同一水平。

  学者们认为建行上市的成功,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首先是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在目前阶段上初步摆脱系统性风险,其次是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从最危险的状况中脱离出来,这对国家金融和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此外也是中国银行体系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真正开始。

  公司治理多有建树

  上市成功后,郭树清在接受采访时曾自豪地表示,建行给国际投资者最关心的几个方面送去了满意的答案。他指出,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上,建行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运作严格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尽职尽责之认真程度,甚至超过了国外某些知名银行。

  而在备受外界质疑的风险内控方面,建行则是国内第一家实行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管理办法的银行,2005年又进行了审计垂直化和风险管理改革试点。

  在业务流程改造方面,建行也是大刀阔斧,开始接受"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在一次采访中,郭树清就几次强调:"我们现在是全员营销,在正确的风险控制体系下,绝不能出现一个人搞营销、三个人‘盯’着审查。"他认为这样自我封闭的风险管理是"失败的结构"。

  另一个涉及面广、改革难度大的方面则是劳动用工和薪酬制度改革,在国有银行的现实情况下,这项改革的难度不亚于其他任何一项。郭树清表示,建行的人力资源改革也将逐渐向国际标准靠拢。

  历史需要回头来看。郭树清带领建行火线加速并成功上市,不但为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探索了路子,也为后来者的国际定价提供了参照。建行股票的市净率(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最高时为2.57倍,市盈率(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为18.9倍,这一数字达到甚至超过许多国际先进银行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建行的定价把国企上市的价格拉起来了,为以后在国际市场上发行债券、筹资、融资,树立了一个高水平的基准和起点,对整个中国银行界和企业界都有积极意义。

  临危受命的郭树清不辱使命。

  建行上市回放二建行回击"贱卖论"

  记者唐昆

  "银行是什么?银行是一个国家资源配置的权力中心,我们是否应该把这项权力和相关的利益出让给外国投资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去年6月以来,类似的言论无数次出现于不同人士在不同场合的发言中,而且每一次都能赢得热烈的掌声。

  建设银行可谓处于诸多质疑的"风暴眼"之中。去年6月,建行与美国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四大国有银行中首家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并于数月之后在香港成功上市。

  根据协议,美国银行入股建行由三部分组成:在建行IPO前以2004年底建行账面净资产的1.15倍购买25亿美元汇金公司持有的股份;IPO时以IPO价格购买5亿美元股份;在2011年3月1日前,美国银行有权从汇金购买股份,行权后最终持有不超过19.9%的股份。根据计算,美国银行30亿美元的入股加权平均价格相当于建行2004年净资产的1.26倍。

  此后不久,建行和淡马锡旗下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战略投资的最终协议。

  随后,建行以每股2.35港元(约为净资产1.96倍)在香港上市。

  但是为国有银行改革者们所始料不及的是,随着建行股价上涨,国有银行前途悲观论被一扫而空,而"优质论"和"贱卖论"却走上了前台。

  建行股票的市净率最高时为2.57倍,市盈率为18.9倍。对此,建设银行高层认为,引进战略投资者正是取得这一成果的重要砝码。

  面对建行引进投资者只重外国机构的批评,建设银行也立即做出了回应。"我们的发起人就是五家中国公司,另外几家公司犹豫之后放弃了,有公司在建行改制后不久提出入股,后来认为价格太高撤回动议。"郭树清曾向《上海证券报》表示。

  引资初期,建行根据自身设定的引资三大标准,向国外20余家金融机构发出邀请,然而得到的回应相当冷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银行依靠开放式的战略合作思路俘获了建行的"芳心"。

  "事实证明我们的抉择是正确的。目前我行与美国银行的20个业务合作项目正在展开,有的已迅速见到成效。美国银行承诺不在中国市场上与建行开展业务竞争,关闭其已开办的零售网点;但是不限制建行在美国市场开办分支机构及收购兼并。"郭树清称。

  "中国建设银行有信心建设世界一流的商业银行。"郭树清表示:"信心之一正是来自于外国投资者和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银行业的认可。"

  [记者观察]财务重组:一次痛苦的蜕变

  实习生 但有为 记者 禹刚

  如果说2005年10月27日对于建行来说是一次光彩夺目的表演的话,那么此前一系列大规模的财务重组就是其登场前一次痛苦的蜕变。董事长郭树清更是由衷地感慨:"建行用两年不到的时间完成了财务重组,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重组-引资-上市被称为银行上市三部曲,财务重组更是首当其冲。对于建行来说,上市前大规模的财务重组分为三个部分:接受国家注资,发行次级债,提高资本充足率;处置不良资产,改善资产质量,提高拨备覆盖率;压缩人员、机构,不断降低成本收入比。

  建行全面启动股份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于2003年4月启动,其标志是成立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年10月,建行成立消化历史包袱领导小组。

  综合考虑,在2003年底建行财务重组之前,还有-1013.17亿元的窟窿需要填补,央行和财政部分别动用资源进行填补。在汇金公司注资之前,建行的净资本为零。

  2003年12月30日,汇金公司向建行注入225亿美元作为财务重组之后建行的资本金,启动了建行财务重组。

  注资之后,建行原有的所有者权益和当年的绝大部分利润都被用来处置850亿元不良资产,至此,建行的账目上不良贷款的总额只剩下1935亿元。

  接下来,建行加大努力,共处置各类不良资产647亿元,回收现金418亿元。另外,全行还转让可疑类贷款本金1289亿元。

  与剥离不良资产同步进行的是发行次级债。外汇注资之后,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尚达不到8%的标准。其后,建行获准分期发行总额不超过400亿元的次级债券。

  2005年5月,建行重组改制办总经理孙涤表示,建行已经结束了财务重组。

  截至2005年6月,建行不良率降到3.91%,资本充足率达10.71%,同时,建行各项准备余额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为63.31%。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