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渤海证券报告:千三之争带来四大反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05:44 中国证券报

渤海证券报告:千三之争带来四大反思

  渤海证券

  经过近两个月的震荡反复后,4月的第一个交易日里,沪综指明确向上突破,千三之争似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不过,大盘在千三关口的反复震荡,并最终突破,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反思的空间。

  反思一:实体经济真的很重要吗?

  宏观经济经历02、03年的繁荣之后,在04、05年的宏观调控下温和回落。事实证明,05年市场对于宏观经济过度悲观,经济在下滑中屡屡超越预期。放远眼光,在可预见的未来宏观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微观层面,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开始逐渐好转。如果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看中国的实体经济增长,其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进一步要反思的是,对于现阶段市场而言,实体经济真的很重要吗?市场对于宏观经济、行业景气的密切关注始于02年兴起的“价值投资”催生的短暂局部牛市。然而,4年多的大跌并不主要源于实体经济变化(A股市场是长时间股经背离的),更多是对于制度性缺陷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释放。因此,现阶段市场走势更根本的是反映了制度性变革的影响,市场曾经对实体经济的密切关注恐怕有些过度。

  反思二:中国股市应该如何估值?

  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剔除亏损股与微利股),已处于10年来的低点。而从趋势上看,03年以后市盈率相对指数有更为明显的下降,这是上市公司盈利提高的结果。与过往的市盈率比较,目前市场的市盈率只相当于96年初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场的上涨并未引起市盈率的显著提高,这主要是源于股改的“对价”。而从市盈率的国际市场静态比较看,即使不考虑新兴市场的成长性溢价,A股市场的市盈率水平也基本合理。

  不过,以上市盈率的纵向与横向比较似乎过于简单。市盈率只是估值标准之一,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的估值体系与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是一个估值体系与估值环境的国际化进程,而绝非简单化的估值水平国际接轨。对于市场中长期趋势的判断,也许从股权风险溢价角度看更具合理性,而正如我们此前提出的“制度性变革将有可能带来股市股权风险溢价的永久下降,从而推动股市走高”。

  反思三:再融资与新老划断压力多大?

  市场在千三点位的彷徨与谨慎,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对再融资、IPO、原非流通股解禁后减持的预期。这种压力的确是实实在在的,但不必过度恐慌。我们曾就资金供求进行过测算,融资、非流通股减持与机构投资者的新增资金供给大致相当。

  但以上测算多是基于过往情况的推测,仅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从外围资金供给考虑,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国民财富,储蓄与国债总额超过30万亿元;另一方面,货币市场极低的收益率水平显示资金面相当宽裕。因此,股票市场的外围资金实际上非常充裕,市场并不缺乏资金。而外围资金能否流入股市取决于对风险收益的权衡,即对市场阶段的认识。4年多的大跌,恐怕使很多投资者形成了熊市思维,进而对某些事件存在非理性恐慌。

  另一方面,需要重申的是,新老划断对于估值体系的冲击将主要是结构性的。而如果没有大量的优质公司及大市值公司上市,市场上涨也很困难,这是IPO积极的一面。

  反思四:市场缺乏上涨动力吗?

  经过前期上涨之后,市场基本反映了股改对价的含权预期,似乎出现了上涨动力不足的问题。然而,在千三争夺之际,市场的主题投资热点纷呈:

人民币升值、并购重组、
十一五
规划、周期性底部等等。

  目前来看,市场的局部上涨并不缺乏动力,至少还有主题与故事。不过,由于是主题投资,相对而言,投资机会较难把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投资主题与基金、社保等机构的固有投资理念、投资习惯相左,这类机构的参与程度也是值得关注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