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解析:年报透露QFII投资路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09:51 和讯网-红周刊

  《红周刊》记者 孙庭阳

  目前公布年报的公司中,每股收益最高的前10名就有6只是QFII重仓股。这说明QFII选择股票时,业绩仍旧是重要的因素。

  投资规模直线上升

  截至3月28日,两市已经公布年报的605家公司中,QFII出现在10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达118只次,持有市值达54.03亿元;同样是这605只股票,QFII出现在去年三季报的10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仅83只次,市值仅34.97亿元。可见,QFII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投资增幅颇大。QFII得以持续投入A股的直接原因是获批额度的不断增加。统计显示,去年四季度QFII额度从46亿元升到56亿美元。

  某些QFII机构申请到额度后并不投资A股,而是押注于

人民币升值。瑞银华宝却始终是投资A股最为积极的分子,并在历次公开信息中露面最多。2005年二、三季度,瑞银华宝持有A股多达28只和35只,在本次统计的605家年报中,其持股数量已经达到21只。瑞银华宝的A股市值也始终遥遥领先,相当于排名其后3家QFII的市值总和。瑞银的另一个投资特点是持股时间长,2003年7月9日投下的第一单就包括了上港集箱,其后每次定期报告,瑞银均在10大流通股东中,2005年底仍旧持有1740万股,是第一大流通股东。

  抱团取暖背后的玄机

  QFII持股也有“抱团取暖”的趋势。去年半年报中,有13只股票同时被3家以上QFII持有,三季度则多达15只。现在,年报公布的家数尚不足一半,却有13只A股被3家以上QFII持有,抱团取暖的迹象越发明显。

  具体而言,去年二季度,有6家QFII持有瑞贝卡(资讯 行情 论坛),占流通股本8.05%。三季度,4家QFII持有中色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占流通股本2.52%。到2005年年末,G华菱(华菱管线(资讯 行情 论坛))、G上港(上港集箱)、长春燃气(资讯 行情 论坛)、G龙盛(浙江龙盛(资讯 行情 论坛))均被5家以上QFII持有。其中6家QFII持有G华菱11261.84万股,占流通股本的12.79%。多家QFII共同买入一只股票,除了各境外机构的选股思路趋同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每家QFII的额度有限,境外机构只能通过不同的QFII通道买入同一只股票,来达到持有该股一定数量的目的。

  看重业绩,但业绩并非全部

  与三季度相比,年报中QFII从18只股票的前10大流通股东中消失,这些股票的算术平均每股收益0.399元,而已公布年报公司每股收益平均值0.22元,可见股票被QFII减仓,业绩并不是全部原因。而32只新的QFII重仓股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489元,比市场平均值高出2倍有余。每股收益最高的东方锅炉(资讯 行情 论坛)达2.014元。而每股亏损0.34元的北京巴士(资讯 行情 论坛),同样被瑞银华宝和德意志银行合计持有347万股。G老窖(泸州老窖(资讯 行情 论坛))、西飞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的每股收益仅0.05元、0.06元,也被摩根斯坦利和瑞银华宝新买入351万股和160万股。这说明QFII选股时,业绩并没有“一票否决”的权力。

  总的来看,目前公布年报的公司中,每股收益最高的前10名就有6只是QFII重仓股。这说明QFII选择股票时,业绩仍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不同品种间腾挪

  QFII在转债和A股市场间的腾挪也值得借鉴。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公司在三季度末持有华菱转债129.29万张,当日价格是103.46元,转债市值13376万元,到了2005年底,从转债股东名单中消失,却成为了华菱管线的前10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2938.42万股。计算可知,如果瑞士信贷将其原来持有的转债以每股4.40元全部转换成股票,则能够拥有华菱管线的股票2938.42万股,这个数字与该股年报披露的持股数如此吻合,我们有很大理由猜测,瑞士信贷已经将转债全部转股,而此举为瑞士信贷赢得了更多的利润。截至2005年12月31日,转股后市值增加了86万元,其后华菱管线股价又有大幅上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