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家公司被占21.9亿资金 仅有8家公司完成还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 09:10 上海青年报 | |||||||||
本报讯 据悉,自3月25日起,上证所在其网站上正式开辟了清欠专栏。根据该网站所列出的上市公司2005年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名单,截至3月28日,共有53家公司上榜,资金占用共计21.9亿元。其中,有8家公司完成了清欠工作,总计完成0.82亿元。业内专家指出,清欠工作要在2006年年底全面完成,尚任重道远。
根据上证所公开的清欠列表,已经完成清欠工作的8家公司分别是G上电、特变电工、民丰特纸、平高电气、G唐三友、G瑞贝卡、G电子及鹏博士。有26家上市公司在2005年年度报告中明确列出清欠时间表和清欠方案,有6家公司在报告中提出部分清欠计划,并说明了剩余部分清欠工作的难点以及计划采取的方式。已披露数据显示,2005年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最大的公司被占用了2.69亿元。 上证所网站上专辟清欠专栏,使得沪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及有关清欠的实时信息更为明朗地展现在投资者眼前。从目前的清欠列表数据来看,主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第一,将股改工作与清欠相结合是提高清欠效率的重要手段。不论是从已经完成清欠的公司,还是从26家明确列出清欠时间表的公司来看,大多数是完成股改和计划将清欠工作结合股改共同进行的上市公司,借股改进行资产重组,注入优质资产将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 第二,一些资金占用金额较大的公司表示,由于控股股东的资产状况不良,无力偿还对公司的欠款,因此公司无法制定具体的清欠方案。这些公司充分显示出清欠工作的难度,公司自身表示通过寻找战略投资者来进行资产重组,才能拯救公司和解决控股股东欠款问题,但在寻找战略投资者上存在很大困难,此类公司要解决资金占用问题需要传统方式和金融创新相结合。 第三,历史遗留问题暴露明显。大多数上市公司充分分析了历年来资金被占用的具体成因和现状,并对部分占用资金拟计提坏账准备做出预告,对公司年度利润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予以一定程度的剖析,在使历史遗留资金占用问题真正“暴露在阳光下”的同时,也使投资者能通过公司的自述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上证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上证所清欠列表每日及时更新,结合2005年年度报告披露和事后审核工作,逐一核对每家上市公司的资金被占用数额,并与证监会各派出机构密切合作,确保“清欠”工作的准确性。对于那些到期不归还欠款的公司高管,上证所将给予公开谴责。 (全景黄婷)"老赖"最晚在年底前还清占款本报讯为了尽快根治大股东占款这一"顽疾",去年管理层出台了多项措施。2005年4月,国务院研究部署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重点工作,确定了当前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重点要做好的五项工作。其中,明确指出全年要"重点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2005年6月,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重点解决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并规定各证监局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评价考核上市公司监管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在年内基本解决本辖区历史形成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问题。2005年11月1日,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其中明文指出,严禁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对已经侵占的资金,控股股东尤其是国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现金清偿、红利抵债、以股抵债、以资抵债等方式,加快偿还速度,务必在2006年底前偿还完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