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李琳:审计业不该成为制度替罪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李琳

  人们通常把会计师事务所称为“经济警察”、证券市场“看门人”或市场的“诚信代言人”。其实,在笔者看来,会计师的职权范围被公众放大了。从全球到中国证券市场,无论监管水平和审计行业发展状况如何,都无法杜绝上市公司出现问题。对上市公司审计不严,更主要与整个制度与政策环境有一定关系。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来看,任何国家的经
济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我国的情况就更特殊。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仍在建设过程中,有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经济运行也不够规范,相应的审计标准与国际不完全对接,证券监管也有不到位的地方。于是一些上市公司心存侥幸,趁机钻政策监管的空子。

  坦白地讲,

审计行业责任重大,同时又有很高风险。对于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客户越多,出错的风险就越大。比如“四大”,每家通常都有上千个客户,其中有少数几个客户出现财务造假,其出错几率并不算高,但通过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这些个别事件的负面影响却很大。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刚进入中国时,其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的确很值得国内同行学习。它们给中国会计界带来了全新而严谨的行业规范,“五大”(现在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国审计行业法规修改和完善,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过,随着公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透明度要求不断提高,从事审计业务的各会计师事务所,自然也会被推到前台,其一举一动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同时,公众对会计师往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师所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会计准则又在不断变化且有一定弹性,会计师并不可能发现或解决上市公司财务审计的所有问题。于是当有关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曝光,投资者往往容易牵怒于会计师,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所树立的“标杆”形象,也就迅速变成了备受公众责难的“标靶”。

  今年初,美国商会呼吁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在一份长达20页的报告中,美商会认为,审计行业进一步的萎缩将会给市场带来严峻的考验,给公众信心带来负面影响。

  作为三百万家公司的代表,美商会提出,政府应该允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更多项目的竞争。同时应平息审计风波,惩罚违规的个人而不是整个事务所。该报告还认为,对某些审计系统概念及范围的“关键性的理解错误”,可能导致对会计师事务所价值认识的错位。比如在2005年5月,由于安达信并没有被证实知道客户公司有违法行为,美国最高法院驳回了对安达信的制裁,但仅美国就有两万八千人因此失业。报告称,当初对安达信的处罚也许是“错误的,不公正的,对经济无益的”。

  显然,简单地惩罚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这些事务所只不过是在公众利益受损而又没有完备的诉诸机制时,无奈地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替罪羊。如果任由公众继续偏执地苛求于会计师,却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对于稳定市场也是有弊无利的。

  那么,审计是否有司法或行政权?审计能否代替监管部门?很多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都缘于公众对独立审计工作的认识偏差。公众不仅要求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准则发表审计意见,而且还要求审计人员能够查出被审计者的所有舞弊和错误,这似乎要求过高。

  审计师既非侦探也不是执法机构,更不能控制上市公司高级行政人员的个人行为。没有赋予其权力,而又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是不公平的。从公平的角度出发,需要严格定义审计程序并限定审计的职责范围和标准。

  实际上,会计师事务所只要按照审计准则去执行审计业务,就履行了应尽的职责,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是两种不同的责任。审计人员按照标准审计程序只能查出重大错报,而无法发现所有错报,如果公司管理层故意舞弊,导致财务错报没有在审计中查出,其主要责任应当由被审计者承担,审计人员只应对其没有遵守审计准则而导致的后果负责。

  当然,如果审计人员能够了解更多行业知识,本着客观、公正、真实的态度对待审计,特别是如果能将公众责难,逐步转变为理性的审计纠纷解决机制,这将对审计行业及整个

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

财政部刚刚颁布的会计和审计新准则,将促使我国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更好地接轨。我国从明年起开始施行的新准则,包括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可以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需求,对审计行业也提出了更规范的要求,这也许是“四大”和整个审计行业走向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