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外资战略投资A股 > 正文
 

评论:外资并购将了资本市场一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05:33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尹涛

  上周风光的板块当属工程机械。三一重工(资讯 行情 论坛)、上柴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均涨幅可观,上涨的题材则并不新鲜,依旧是广为人知的外资并购。从钢铁、水泥、啤酒到商业、地产、机械,外资并购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广泛,这让不少人为“民族产业”的前景操起心来。

  可以设想,按照目前外资扩张的势头,几年后,工程机械产业的格局,也许将与当前的汽车产业类似:前几大厂商都是外资品牌,一些国有的老品牌如红旗、上海则遭遇灭顶之灾。

  那么,对于当前越来越汹涌的外资并购,我们当如何看待?究竟需不需要加以限制?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再观察汽车产业。目前的汽车产业格局与引资前虽然国有品牌一统天下,但产量、质量与品种都乏善可陈的格局相比,哪一个好呢?我国汽车产业的

竞争力总体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事实早已给出了答案。随之大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简单的品牌保护只会落得个徒劳无功的结果。而且,即便外资将老的产业格局打个七零八落、外资品牌占据了相对优势地位,但依然会有新的、有生命力的企业在夹缝中闯出来,比如
奇瑞

  可见,对于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尤其是国企,不应该动辄上升到“国家安全、产业安全”的高度加以限制。

  在外资并购潮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国有企业更容易被外资并购。为什么会如此?从国企的实际控制人各级政府来说,他们均有较强烈的外资偏好。这也无可厚非,既然要嫁闺女,总要找一个身体好家底又厚实的对象。从外企的角度而言,由于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常常不能真正到位,并购的难度当然要比民营企业低得多。如此看来,外资并购实为两厢情愿。而且,目前外资并购的国企通常都处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趁势从这些领域退出符合我国改革思路,也符合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而言,外资并购客观上有助于推进国企改革。

  至于外资并购后,是否会出现垄断市场排斥正当竞争、降低市场效率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实在无需太过担心。一则这些领域的竞争性本质决定了,一旦某个行业的利润率畸高,一定会吸引新的竞争者加入。二则《反垄断法》的出台,也将斩断危害市场效率的“托拉斯”的绳索。

  对于国内品牌可能消失的问题则更需用开放的心态来看待。IBM(行情 论坛)

笔记本电脑的品牌响亮吧,但不是一样卖给联想了吗?而且,随着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深入,我们会很难辨别某一品牌究竟是哪个民族的。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何不能在行业的并购整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一方面,企业普遍缺乏资本金,扩张困难;另一方面,企业也无法使用创新的市场并购工具,因而,从事行业并购的难度甚大。

  在商言商,买与卖本质上其实是同一种行为,只是出让的标的不同:前者是出让资金,后者则是出让资产。只有价钱是否公道、合理,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注意的。如果连我们都不认为自己的资产值钱,外资又怎么会给你高价呢?

  而定价取决于市场,最有效的资产定价机制则存在于资本市场。因此,单单从求得并购的公平价格出发,我们也必须加速改革、加速开放,使得资本市场尽快发展、完善起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