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胶价支撑若隐若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6:13 中国证券报

  ■期市聚焦

  斜交胎消费税率下调

  胶价支撑若隐若现

  东银期货 梅运桃

  轮胎消费税下调政策对于备受成本困扰的轮胎行业,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沪胶6月合约期价22日收于20200元/吨,是沪胶期价探底2万元整数关口后连续5个交易日以来最高收盘价,这显示降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沪胶多头人气。

  此次政策调整后,汽车轮胎中的斜交轮胎10%消费税率下调到3%,子午线轮胎继续实行免税政策。斜交胎消费税大幅调低,是国家根据当前胶价高企、斜交胎生产出现大面积亏损的现状做出的适时调整。中国市场上斜交胎毕竟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这有益于轮胎企业继续维持斜交胎生产规模,改变前期受制于成本压力而大幅压缩,或者暂停斜交胎生产项目的现状。

  降税利好国产胶消费

  由于国内许多子午胎企业都是引进“倍耐力”技术,国产胶在子午胎生产原料中所占份额很小。许多子午胎企业都没有大规模使用国产胶,特别是全钢子午胎更多地使用进口9720胶作为原料,国产胶大量使用于斜交胎生产中。随着胶价不断上涨,斜交胎企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国内许多大型轮胎企业纷纷缩减斜交胎生产规模,这对国产胶消费起到一定程度抑制作用。此次税收政策调整后,斜交胎生产利润会提升,企业斜交胎生产开工率会有所增加,这直接对国产胶消费形成利好。

  受春节因素影响,轮胎生产在经历了持续两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后出现较大回落。今年1至2月,全国轮胎产量为5579.1万吨,同比增长9.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0.6个百分点。增速回落,一方面反映了斜交胎生产规模缩减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确实受到春节假期影响,轮胎产量在3月份会出现较为明显增幅,目前轮胎销售形势很好。消费税调整在4月份执行,将有利于轮胎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张。中国需求仍将成为稳定胶价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斜交胎企业受惠于降税政策影响,对于国产胶需求无疑将形成中长期支撑。

  胶市沉闷局面仍将维持

  目前国内胶市人心涣散,随着胶价下跌,企业采购行为谨慎,买涨不买跌心理非常普遍。由于前期进口量偏大,而且部分贸易商进口成本偏低,导致市场中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压价销售。但从进口胶价格来看,产区与销区倒挂,是天胶牛市演变至今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乳胶价格,国内价格持续下跌,昨日销区价格最低跌至15600元/吨,但外盘报价居高不下,桶装乳胶进口报价仍维持在1580美元/吨。企业心态很矛盾,抛售后就无法补足贸易商库存,但销售价格又表现低迷。

  这种情形同样表现在干胶市场,目前国内进口印尼20号胶的CIF报价为1910美元/吨,而远月船期报价仍维持在此价位附近。一方面是销售市场低迷,另一方面是外盘报价相对坚挺,国内企业面临产销区价格倒挂,普遍感觉非常迷茫。而且对于贸易商而言,操作上增加了难度。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市场缺口决定了销区价格倒挂只是暂时的,真正决定价格的话语权在供应国。目前东南亚进入落叶期,产量大幅缩减,这是外盘报价高企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因素在未来一到两月仍将继续发挥作用,胶价未来上涨的希望仍然存在。国内企业新一轮采购的出现,将改变短期价格倒挂局面。但从目前来看,降税政策本身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有限,胶价调整仍将继续。

  上涨依赖于消费启动

  国产胶消费迟迟未能启动,最重要的原因是与相关胶种比价仍未得到市场认同。与国产胶形成市场竞争的进口20号复合胶和越南胶,短期价格都没有明显上涨迹象。特别是新加坡市场20号胶4月报价昨日降至187美分,更对外盘价格形成压力。当前国产胶价格对许多企业仍没有吸引力,单从比价因素来分析,国产胶目前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国产胶消费启动的另一个诱因往往来自于轮胎企业采购规模的放大,目前轮胎厂并未出现集中补库动作。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开始采购,但并没有在市场中引发跟风效应。斜交胎消费税调低,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市场现状,这是整个贸易市场心态博弈过程。供需双方心态上的微妙变化,将是这种局面发生改变的真正原因,而“狼群效应”永远都是推动胶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沪胶期价短期上涨的持续性值得怀疑,目前沪胶市场多头相对集中,而且多头主力资金处在亏损状态。在现货面出现明显好转之前,沪胶市场很难走出独立的上涨行情。毕竟面对5万吨实盘及国内农垦开割压力,沪胶市场人气恢复仍需要时间。降税政策本身对于多头心理上提供的支撑作用更大,这可能会进一步抑制胶价跌幅,但胶价上涨契机最终还是依赖于商品本身销售形势的转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