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新市场呼唤新理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6:13 中国证券报

  主持人 徐海洋

  嘉 宾 航空证券 李莉

  深圳国诚投资 唐汉博

  主持人:市场在千三关前的走势显得非常犹豫,多次的涨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磨了投资者的信心。但不容回避的现象是,无论指数如何涨跌变化,一批个股仍坚定地走着自己的独立行情,甚至不断突破新高。怎样看待这种市场现象?我们期望大盘整体强势、指数上扬的观念是否需要作出调整?

  两个转变应对市场

  航空证券 李莉:目前市场冷热不均的状况,一方面说明大部分投资者心态还是偏于谨慎,对大盘在千三附近的走势心存疑虑,另一方面,包括部分短线投机资金在内的投资者认可目前市场的价值,需要抓住机会深度挖掘。

  机会总是属于先知先觉者。面对目前市场,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四年熊市的固有思维,把握A股市场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把握个股的投资机会。具体来说,要想做到不被动受制于指数的短期波动而失去个股机会,投资者要做到两个改变。

  首先要改变熊市思维,对行情长期向好的趋势要有充足的“底气”。这种底气,一方面来自管理层从去年以来对改变股票市场低迷现状的决心和陆续出台的利好政策铺垫。这种决心和铺垫目前仍在继续,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的继续深入,还是近期拓宽入市资金渠道的措施,都表明管理层是在整体地、有计划地推进各项市场改革。虽然我们终会面临再融资、新老划断发行等压力,但管理层也会相应推出券商集合

理财和融资融券等增加入市资金的对冲措施,政策面对于股市稳定发展的基调不会改变,未来股票市场投资环境的全面改善是可以预期的。另一方面,这种底气还应来自对A股市场整体价值处于低估状态的判断。无论是目前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还是在股改、
人民币升值
、产业整合等政策性机遇面前的价值重估和价值的再挖掘,都表明近半数以上的A股具备投资价值。在认可这种判断的条件下,我们相信市场下跌的空间有限,因此没有理由担心指数的短期波动。相反,下跌带来的应是很好的买入机会。

  其次,投资理念也要适时改变,价值投资仍是左右今后市场的主流。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机构投资者力量继续壮大的趋势。除了以前能够影响市场走势的证券投资基金以外,QFII、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券商规模都在不断扩大,这些机构将成为左右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力量。只有具备长期增长潜质的个股才会得到主流资金的长期持有,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并不会影响机构的投资选择。近期部分绩优股逆势创新高的现象正是机构长期投资理念的显现。虽然,目前投资者结构多元化的现状也会使个股的行情走向复杂化,而且价值投资也有从发现价值低估到价值回归、价值预期到预期实现的不同表现形式,投资者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投资周期及风险承受能力等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但无论市场热点怎么变化,我们应该顺应主流资金的价值投资理念,重视公司基本面变化和介入时机选择,注重长期投资回报,这样才有可能在市场的波动中取得足够多的收益。

  以国际视野选择优质股

  深圳国诚投资 唐汉博:首先,我们认为指标股中国石化走势对沪市大盘指数的涨跌仍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通过分析中国石化的后期走势,我们就可以大致确立大盘的运行趋势,从而为新的投资策略奠定方向。

国际油价高位徘徊、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和尚未股改等因素,一直是支撑中国石化不断走高的重要因素。在考虑资源税提高和征收特别收益金的情况下,中国石化今年的每股收益可能达到0.50-0.55元,按照10送2的股改预期,中国石化股价上涨的目标价位应该在5.70-6.00元附近。周二中国石化H股收盘价为4.65港元,与A股股价仅有8%的溢价。随着中国石化业绩的提升和股改的含权效应,我们认为该股的A-H价格将联袂走强,从而推动大盘指数再上台阶。

  我们认为,国际期货市场走势已经波及国内期货市场和A股市场,所以在投资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应该时刻关注国际、国内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周边市场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以便及时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近期盘面明显呈现出热点多样化和板块多元化的特征,市场多头气氛浓重,强势特征一览无余。但热点的持续时间一般都在2-3天,存在一定的转换频率。众所周知,石化、地产、金融和有色金属等四大板块,一直是推动本轮行情的主要力量。有色金属板块经过前期重挫和深幅调整之后,近期也在不间断地活跃盘面,事实上,该板块明显发动了第二次攻势。美元走软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掀起了全球范围内资源价格的重新定价和重新估值,导致了国际市场黄金、铜、锌、锡、铝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连连逼空走强。而以国际视野审视A股市场的结果是,境外周边市场的动态也逐渐成为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目前指数并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投资者应该树立“轻大盘,重个股”的积极投资策略,对一些法人治理结构较完善、信息披露透明、财务指标真实、主业增长突出的优质蓝筹公司,完全可以在回调之中适量买进,并采取坚定持有操作思路。同时,激进投资者也可踏准市场节奏,挖掘市场热点,积极捕捉投资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