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难以承受新老划断压力 贪多求快将重陷熊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 06:43 四川金融投资报 | |||||||||
华东师大李志林(忠言)博士 本周一媒体曝料:股改公司市值已达60%,上市公司家数逾50%(707家),已达到李青原所说的“新老划断”的标准,市场一片恐慌。但证监会主席却说:“新老划断没有时间表”,并给出了新老划断的三个条件:股改进程、市场预期和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完成。但是,说是没有时间表,可给人的印象却是已经有时间表,正如他去年3月“两会”期间
其一,关于股改进程。如果公布股改名单就算完成股改,那么,完成股改的公司确实达到了707家和60%的市值。但是,扣除停牌的240家公司,真正完成股改的G公司仅450家,仅占流通市值的32.5%。何况,有许多公司仅列入股改名单却未见方案,如本周一公布的26家股改公司就有多家未公布方案。这说明240家停牌公司的股改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另外40%流通市值、近700家上市公司的股改难度更大。一旦新老划断,不仅对未股改公司流通股东的打击是灾难性的,而且G股也将全面贴权,投资者将蒙受重大损失。 其二,关于市场预期。简单说,就是两条。一是平均10送3对价的G股股价要货真价实地体现10送3,至少体现10送2,而不能像现在仅体现10送1,甚至贴权。二是重新有效恢复维系6年之久的1300点“政策底”,维护“国九条”的信誉。说实在,市场的这两项预期完全合情合理。任何改革若不能让广大群众受益,就不能算成功的改革。遗憾的是,目前的市场状况,离市场预期甚远,投资者的信心在“新老划断”的紧锣密鼓中丧失。因为新老划断可顷刻瓦解市场的这两大预期。 其三,关于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说白了,就是扩资政策和措施。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周正庆近在解析近年中国股市低迷原因时指出,最主要的是股市资金不足,货币政策调整没与资本市场挂钩。5年熊市中,股民保证金从7000亿元降到2000亿元,流失5000亿元,流通市值缩水1万亿元,共计流失资金1.5万亿元。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两会上也说:“今年股市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引进合规资金。”这确实是对症下药。现阶段可以期待的扩资举措无非是:加大QFII资金入市比例,开展融资融券,券商可以用股票质押向银行贷款。 如果上述三项政策是为全面完成股改,并为5%非流通股释放而配套,其作用却很勉强,因为6月10日起释放的非流通股决非5%,大量的法人股根本不限售。如果是与恢复再融资和IPO而配套推出,那么,其作用就微乎其微了。因为QFII增资,也吃不消大比例增发的厉害,融资只能暂时减轻新股发行时的抽血,却把压力集中到上市之日;股票质押贷款在供大于求的市况下,无疑于加速资金灭亡。可见,三大扩资政策无法抵消新老划断对市场的冲击。 我的结论是:“新老划断”应该缓行,今年应集中精力打好股改歼灭战,实实在在地保护投资者在股改中的合法权益。能解决困扰中国股市15年的股权分置顽症已是一大功绩,再留出半年时间让市场能逐步消化5%非流通股释放的压力,亦是市场实践来检验股改的成败的明智之举。对于急需融资的银行股、航空股,完全可先去香港股市上市。为解上市公司融资之渴,完全可以发企业债券来满足。贪多求快,齐头并进,必毁股改大局,重陷熊市泥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