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发起上市冲刺的背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10:55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姜业庆 上周五,中国工商银行选定美林集团、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行团、瑞士信贷集团、德意志银行与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协助工行完成上市相关工作。 但如果对于银行的关注仅仅停留在这些“焦点”问题上则远远不够。相对于这些‘标
“事实上,银行经营和管理就像跑马拉松,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55.27%增长速度代表了什么 有数据显示,2000年工商银行的经营利润是100亿元,而2005年则是这个数字的9倍,达902亿元,经营利润年均增长速度达55.27%。 “这得益于改善质量效益,调整经营结构,加快创新发展”,工行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在特定的时期,中国的银行业比较普遍地经历过“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内认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必须以质量为生命,以效益为根本。 这位人士还告诉记者,“5年来工商银行搬掉了不良贷款、非信贷风险资产和借新还旧贷款等‘三座大山’,全行不良资产余额从超过10000亿元降至目前的1600亿元左右,不良资产率由2000年底的25.46%降到2005年底的2.49%,其中不良贷款比率由2000年底的34.44%降到2005年底的4.43%,下降了30个百分点。”同时,1800多亿元的非信贷风险资产全部得到处置,旧体制下形成的近1万亿元靠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维持周转的有潜在风险的所谓“常青藤” 贷款也得到了转化,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得到有效治理。“十五”时期工商银行新发放的贷款的不良率仅为1.5%左右,贷款质量控制良好。 从2000年开始,工商银行的经营利润持续增长,累计实现经营利润3178亿元。特别是在卸掉历史包袱后,工行的经营效益开始大量地表现为账面利润,其中2005年账面利润已经达到280亿元。 步入多元化信贷结构时期 长期以来,国有银行的资产结构一直处于信贷资产独大的局面,而国际上现代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大约为30%至50%。 而据记者了解,2005年底,工商银行的非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9%,而2000年时这个比例还仅仅是33%。中间业务收入占净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底的5%提高到2005年底的10%,由“九五”末的30.8亿元增长到“十五”末的138亿元,增长了3倍,年均增长35%;债券投资和交易收入占净收入的比重则提高到38%,存贷利差收入占净收入的比重则降至52%。 也就是说,单一依靠利差收入的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事实上,通过扩大信贷规模赚取利差收入以前一直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策略,相应的在资产负债结构上,国有商业银行的贷存比在成立初期时超过100%,后来推行“以存定贷”,贷存比仍高达90%左右,实际上就是将全部的存款都用于发放贷款,处于超负荷经营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部环境有较大波动,银行的流动性就可能出现问题,风险很大。 工行的情况是至2005年底贷存比大约是54%。与此同时,工商银行的总资产由5年前的3.9万亿元增加到6.4万亿元,年均增长10.14%,经营规模平稳增长。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数量分别达到340万和2亿。在客户结构方面,一方面个人贷款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法人贷款客户的信用等级则不断优化,2000年底工商银行A+客户的贷款余额在全部法人客户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仅为34%,2005年底这个比重升至了82%。 与此对应的经营效率情况则是,2005年工商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从2000年的63.59%下降到了38.49%,达到了银监会对改制以后商业银行35%-45%考核区间指标的中位线水平。5年来工行的人均有效资产从668万元提高到了1705万元,人均存款从690万元提高到1528万元,人均贷款从512万元提高到866万元,人均营业净收入由16.77万元提高到39万元,人均经营利润从2.12万元提高到24.55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0.62%、17.25%、11.07%、18.4%、63.16%。 五大悬念尚待化解 值得关注的是,工行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财务重组到改制上市的过程中,其经营发展仍将面临更加全面严格的监管要求、股东约束和市场选择等更为严峻的挑战。 其一是如何真正构建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的改革攻坚中,一切国际规则和经验只是标示出一流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环境,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正确路径只有依靠自身努力,从国情行情出发进行艰苦探索。目前,很多银行高管人员对国际规则、公司治理、资本约束等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求还不是十分熟悉,对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严重困难认识不深入。 其二是如何在高风险的环境中求生存。不良资产处置后,各方面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监管更加严格,任何微小变化都会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并直接体现为风险与收益的调整。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面临着高成长和高风险并存的转型经济环境。同时,信贷管理水平并不会随着不良资产的剥离而自然地得到提高,健康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其三是如何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相辅相成。在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两方面存在许多新矛盾。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加快,对工行这样一个还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大行影响日益突出。加快提高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能力,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有效解决传统业务盈利空间收窄与成本刚性增长的尖锐矛盾,是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新问题。 其四是如何走好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股份制改革后,支撑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国家信用转换为商业信用,资本约束成为一切经营活动的铁律,资本的充足程度和股东投资回报期望直接决定规模扩张的边界和业务发展的方向。如果不彻底转变只重资源投入、忽视结构调整、不讲投入产出的经营模式,不从根本上改变依靠规模扩张、特别是高度依赖信贷扩张的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本的急剧消耗或严重侵蚀,从而重陷资本不足的困境。 其五是如何实现与国际接轨。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逐渐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竞争正在全面展开。能否通过改制和转型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适应国际化竞争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是工行面临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不过,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工行已经做好了应对这些新挑战的准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