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注资对价越来越受青睐 市场预测T族将更多采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9:4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冉慧敏

  本周一,第24批上市公司启动股改程序,其中中远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采取“送股+以折让方式注入资产”的组合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执行对价安排。自全面股改后第五批上市公司中的渝开发(资讯 行情 论坛)开创“注资对价”的模式以来,大股东或重组方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作为对价的股改方案不时闪现。随着股改步入“深水区”,市场预测可能会有更
多的上市公司采用此种对价模式,尤其是那些沉疴已久的T族公司。

  多家公司采用“注资对价”

  早在第五批上市公司股改启动时,渝开发开创了一种支付对价的全新思路———该股的非流通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1.0226亿元现金,即包括流通股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可共享上市公司相应增加的资本公积金。这种对价模式被市场认为是为亏损公司的股改找到了解决方案。

  去年8月间,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指出“对于绩差公司,鼓励以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作为对价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后证监会有关人士在解读该条款时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只有绩差公司才能采用这种对价方式,其实是鼓励但不限于绩差公司采用这种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股改启动至今,已有近十家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采用了这种向上市公司注入“新鲜血液”的对价方案,如大亚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的控股股东大亚集团将其3个人造板公司各75%的股权注入到上市公司,将使大亚科技的核心业务发生变化;还有洞庭水殖(资讯 行情 论坛)的控股股东向公司无偿注入9761.93万元经营性资产;中远发展控股股东以90%的折让比例将其持有的上海中远宝山置业有限公司的90%股权转让于公司;而沱牌曲酒(资讯 行情 论坛)等公司“以资抵债”的对价方式可看作这种注资对价的“衍生品”。至于G*ST环球(资讯 行情 论坛)等实行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则可谓是动用“换血”的大手术了。

  注资对价渐受青睐

  随着股改公司家数过半、市值超过60%,注入资产这一对价方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G股公司和正在股改的公司中都出现过,且有些并没有写入股改说明书中作为对价之一。如G招商局(资讯 行情 论坛)的大股东曾在股改说明书中承诺“以资产注入等方式支持公司发展”,公司在发布股改说明书的同日发布了《关于收购招商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决议公告》,非流通股股东蛇口工业区将招商物业注入上市公司,兑现承诺可谓雷厉风行。此外,正在进行股改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越来越青睐将注资作为对价。南山实业(资讯 行情 论坛)上周公告称,集团公司同意其在建的氧化铝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后,尽快将该笔资产注入公司。分析师认为此举对于投资者而言颇有“期货式”利好的味道,对提高公司股改通过率将大有裨益。还有正在进行股改的江西铜业(资讯 行情 论坛)也是给出注资“期货”,大股东江铜集团在股改说明书中承诺在一年内向公司股东大会提议将其拥有的相关资产向江西铜业注入或转让,以减少江铜集团与江西铜业之间存在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

  “换血”疗法拯救ST公司

  对ST公司来说,业界普遍认为,未来股改的出路依然是注入优质资产“唱主角”,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或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进行彻底的“换血”实现新生。近来,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绿色通道”制度:凡是在股改过程中有注入优质资产的重组类上市公司,可以在报证监会审核过程中获得“优先权”,市场人士表示这将节省重组与股改时间,进而激发产业资本重组ST股的兴趣,将有利于A股市场股改向“深水区”潜行。

  在此之前股改的ST股复牌后的走势,也说明了注入优质资产对公司基本面以及股改的积极影响。如G*ST环球、G*ST农化(资讯 行情 论坛)、G*ST中西(资讯 行情 论坛)、G*ST酒花(资讯 行情 论坛)等,其对价方式采用资产注入型,有的获得注入现金,有的获得注入优质资产,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能力得到改善,这些T族公司在股改前后可谓表现迥异。

  (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