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浦东外币小额兑换试点仍在论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 02:3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记者 禹刚 唐昆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编者按:金融创新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据中国证券网点击率统计以及本报读者来信反馈,金融创新如何推进、如何对其实施有效监管,特别是上海如何在这些方面发
挥示范带头作用等,都广受关注。

  本报和中国证券网联合举办互动论坛------"聚焦金融创新",邀请两会代表委员和有关专家展开深入探讨(更多详情请浏览中国证券网)。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主持人:上海证券报首席记者卢晓平

  两会期间,金融改革和创新的话题成为会上代表委员、会外市场与机构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全国人大代表、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9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要着手从政策、制度、市场和产品四个层面加快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创新。胡平西还透露,浦东外币小额兑换试点目前还在论证,尚没有启动。

  利率和

汇率改革进展平稳

  "首先是在金融改革方面",胡平西表示,"近几年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

  胡平西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已经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和财务重组,而引进战略投资者则改善了股权结构。他同时强调,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重点是"引智"而非"引资",是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他认为,谈到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只关注利率调整了多少这个层面,而要看到其主要意义是引入机制,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空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风险定价,不断推出新产品。"

  另外,

人民币汇率改革平稳进行,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制度
,确保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金融市场货币调控工具也在不断创新,央行通过进行不同期限和利率的票据正回购和逆回购,适时适度调控货币总量,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筹集资金,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同时引进外汇做市商制度,开办掉期业务等,活跃金融市场。

  在微观层面,胡平西表示,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也应进一步深化。近几年,虽然先后推出了包括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保理业务、银证通、银保通等一系列金融新产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即将走完加入WTO后的过度期,中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和衍生工具还会不断出现"。胡平西强调,"创新是无止境的。"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在推进

  在谈到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时,胡平西表示,九条措施中绝大多数都涉及金融的内容,例如允许跨国公司的外汇资金综合管理,部分闲置资金允许境外运用等,给他们更大的空间。

  至于外币小额兑换试点,胡平西表示目前还在论证,尚没有启动。

  此前,央行上海总部曾于上月初发布信息称,2006年,将积极争取在上海浦东率先设立小额外币兑换机构试点,并以此作为持续推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

  谈及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胡平西强调,虽然这是一个国际化的难题,但也可通过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包括进一步改进贷款抵押担保制度、加强中小企业征信管理等,推动金融机构适当增加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身也正是要缓解中小企业的贷款压力",他补充道。

  胡平西还强调指出,"金融创新的前提是风险可控,金融发展和防范风险要相统一,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要相结合。"

  当被问及央行上海总部的工作重点,以及如何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时,胡平西指出,在这些方面同样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发扬创新意识。

  他表示,央行上海总部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两个平台,一个窗口,一个中心"。即:公开市场操作的平台、金融市场运行的监测平台,担负金融对外交流的窗口,以及金融市场产品研发的中心。

  对于如何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胡平西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上海金融中心框架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金融机构不断增加,金融市场逐步完备,金融业务发展较快,金融产品推陈出新,金融人才不断积聚,但离国际一流的金融中心还相距甚远。"

  "我们必须不断加快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创新,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胡平西强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