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正经历七年之痒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须过五道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01:25 证券日报 | |||||||||
□本报记者 侯捷宁 日前,有消息称,今年底,银监会、央行和财政部将出台关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如何转型的清晰政策。目前各资产管理公司已将各自的转型方案上报监管层,监管层正在定夺。业内人士评价,随着可处置不良资产的不断减少,AMC业务转型迫在眉睫,如不转型,其角色的终结将进入倒计时。
成立于1999年的华融、长城、东方、信达等四家AMC,最初使命仅限于“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并被限定在成立10年后,或在出售所有不良贷款后结束运转。有数据显示,中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已完成一半以上。随着可处置不良资产的不断减少,各家AMC也开始了不遗余力地寻求转型之路。 据业内人士透露,华融正考虑将“德隆系”旗下的几家证券公司整合到一起,组建一家新的证券公司,成为未来金融控股下的证券业务平台。与此同时,华融公司租赁业务平台、合资公司平台、证券业务平台和委托业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将在收购汉唐证券、辽宁证券之后,在二者的基础上打造一家全新的证券公司,为它全面向“大投行”转型预埋棋子。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汪兴益日前亦公开表示,长城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就是朝着金融控股公司走下去。在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提出要“充分运用投行手段,精心运作资源,从投行机构客户向投行产品开发和投行主体地位的大投行转型”。 可以看出,各家AMC的意向都是向投资银行转型。据了解,对AMC的转型,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建议的定位为:以经营、管理、处置不良资产为主业,兼具投行功能的商业化金融机构。 尽管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有转型投资银行的打算,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业内人士指出,能否顺利转型将面临着极大挑战。 有业内人士指出,转型为大投行的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巨大,而目前证券市场规模有限,显然难以养活这些超级投行。所以,本身效率受到质疑的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为投行很可能只是找到一个苟活的理由,其结局未必就比现在托管在资产管理公司名下的问题券商好到哪里去。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许刚分析了AMC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五道坎:首先,AMC成立之初,浓郁的政策性决定了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文化、理念、意识及效率均不能满足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化运作;其次,现行的经营模式,没有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与财务基本面盈利模式、现金流和发展预期,由内及外的修炼不够,企业化程度低,难以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及资本运作;现行行政区域主导下的机构布局,摊子大,负担重,难以适应按经济区域有进、有退的市场化战略布局;第四,考核体系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难以形成市场条件下所必备的竞争意识、开拓意识及成本效益意识,有关人员结构和素质难以满足转型需要;第五,自主创新能力差,处置不良资产仍局限于传统方式,缺乏提升不良资产价值的技术和产品,资产深加工能力不能满足处置最大化的需求。 许刚认为,在转型过程中,首先找准定位、方向和路径的AMC将可能获得先机。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有自身特色盈利模式当然最为理想。但就现实而言,对战略合作者吸引力有限,仍须经过一个由内及外的修炼过程。国家亦须从财政到法规、政策等方面予以一定扶持,以使其可以更大程度参与市场配置,提升能力,并逐渐脱掉政策外衣,成为合格市场化主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